【飲食籽】發水冬菇 勝在原始風味

【飲食籽】發水冬菇 勝在原始風味

冬菇亭故事二
【飲食籽:識飲惜食】
清晨六時,在元朗建業街的冬菇亭,暖洋洋的晨光照射着,鳥鳴處處,不時傳來客人與店家的閒話家常。

「李太,早晨!今日吃甚麼呀?」

「今日湯煲得好靚,落足料,裝大碗些給你。」

冬菇亭一般分為三、四間熟食攤檔,檔主發揮港式小智慧──借助店前空地,撐開帳篷,放置桌椅,擴展空間;食客跨舖點菜,彈性十足;地方細,雖然擠迫,卻衍生出搭枱及搭訕文化。

在亭中,你會發現這饒富趣味的生活智慧,構成一道原始風情。

忘不了的,還有一份久違的人情味。

冬菇亭內的庶民美食,以價廉地道取勝。

檔主搵食法寶

帳篷:遮風擋雨,可伸可縮。

牛角扇:涼風不斷放送,天熱也不怕!

摺枱:枱凳放在戶外位置,隨意擺放。

排氣口:約七米高的通風口為四檔共用,煮食的熱力由中間排出,令室內空氣流通。

手寫餐牌:牆上的餐牌用箱頭筆書寫,一目了然,更有裝飾效果(攝於沙角邨冬菇亭)。

廚房:極開揚的廚房,無任何遮擋,直送製作過程。

亭與亭之間,有一家叫添記的燒臘舖。門口有一個古舊的玻璃櫃,用六盞射燈照射着,坦蕩蕩的吊着各種燒味。每日早上七時,阿姐推車到附近的合益街市拿新鮮豬肉,回舖後清理、醃肉、以炭燒製叉燒、燒肉,同時明火熬老火湯,煙囪縷煙裊裊升起。「向高空發展的煙囪設計,雖然原始,但將油煙集中在中間排出,廢氣不會影響街外途人。不過,由於抽氣口設計太低,只放到較矮身的燒鴨爐。」第二代老闆梁遠榮說。一九八五年落成的建業街熟食市場,有三個冬菇亭,其中一個亭除了添記外,還有粥檔及茶水檔。至今,檔內仍保留舊模樣,未曾改動,樓高約七米的排氣口,夠開揚,裝潢簡潔實用。

炭香燒味王 風扇是生存法則

舖內沒冷氣設備,客人坐在戶外的膠凳摺凳,檔主把帳篷伸展到空地,雖可遮陽擋雨,但夏天捱熱捱雨,冬天捱冷,是體驗四時節氣的地方。在這裏。風扇就是基本的生存法則。環視四周,檔內外共有兩把吊扇四把牛角扇四把普通風扇。採訪當天氣溫攝氏三十度,我喝了一碗老火湯,牛角扇吹不走騰騰熱氣。「沒辦法!一到夏天,是我們的淡季,尤其在七、八月,我們會提早收檔。」梁遠榮媽媽梁太說。亭內天花雖裝了兩把吊扇,但卻甚少開動。「這裏只有兩個叉電(雙線),裏面開到風扇,便輪到外面開不到,供電量不夠。」她解釋。
檔口面積約四百呎,極開揚的廚房,製作過程一目了然,只做半日,下午兩時便收舖關門,以為它唔憂做?「我們在公家位置擺放桌椅,上午主要是我們用,對面火鍋店主力做夜市,下午三、四時便輪到他們搬桌椅,大家各有各做。」我站在一旁訪問半天,來幫襯的大多是老人家,早上十時到店,叫一碗燒味飯做早飯,價錢不到三十元,經濟實惠,有不少主婦更排隊「斬料」回家。每日產量少,賣完便提早收檔。「做燒味沒甚麼秘訣,每個師傅做法分別不大。最重要是捨得用料,我們用的是鮮肉,這裏始終租平,雖然辛苦少少,但可以慳成本,寧願把食物做好。」以鮮肉加炭燒而成,不就是碩果僅存的舊時味道。

未到十一時,添記門口已排滿長長人龍,難怪到下午兩時便售罄關門。

梁遠榮(左)及父親梁偉添。

每日早上七時便到合益街市取豬肉,用的是鮮肉,保證新鮮。

每日熬製兩款無味精老火湯,很足料。$8

叉雞飯,叉燒不落味精及色素,只以麵豉及南乳來醃,外間少有。$25

添記燒臘飯店
建業街熟食檔C5號舖

自助茶水檔 日賣過百斤豬扒

當添記的燒味差不多售罄,這時,隔籬茶水檔成記繁忙的午市才剛開始。中午十二時,二十多人一下子坐滿店內,都是飢腸轆轆的客人。「邊個吃豬扒飯?老闆未返到,要等一等。」客人你一句我一句,阿姐迅速地替食客寫單,將落單紙用夾仔夾實,堆滿成小山丘。轉眼間,老闆梁敬明已回舖準備就緒。他身形健碩,束着馬尾、穿着背心,樣子很容易記認。每當忙完早市,他便會離店小休,午市前才回舖坐鎮。他站在大鐵鑊旁,熱氣弄得他滿頭是汗,埋頭埋腦的幹活。這邊廂剛煎好豬扒,那邊廂又轉身調汁、煎蛋,和在旁協助他、負責盛飯的阿姐配合得天衣無縫。
成記是熟食中心的第一代檔主,除了茶水檔,還在隔籬檔位兼賣粥及腸粉,粥檔只做早市,十一時關門後,人手便轉移至茶水檔,七人分工合作。「外賣要等三十分鐘!」「自己拿飲品,枱面上有檸茶、奶茶,要其他飲品就等一陣。」阿姐不斷提醒。客人很熟架步,自己拿餐具、飲品。剛到的客人,見店內滿座,也不勞煩阿姐,自行在空地佈置摺枱。「哎吔!日日都是這樣忙,客人準時到不得了,『爆晒棚』做不切呀!」梁老闆瞇着眼笑說。「這個崗位不是人人做到,豬扒要逐塊煎,每塊豬扒下的油、煎的時間、用的火候,也略有不同,又要手腳快,所以我要親自煮,成日都沒假放。」店子日賣百多斤豬扒,別小覷這碟頭飯,是兩大件連骨豬扒,每塊大如一隻半手掌,以糖及紹酒等自製豉汁調味,拌以焦糖般的甜香,鄧達智曾以「一再回頭」形容它。

成記老闆梁敬明總是坐鎮廚房,忙到無停手。

落單紙以夾仔夾實以防吹走,甚少出現漏單情況。

成記兼做粥檔及腸粉,早上六時準時供應直至十一時。

豬扒飯,豬扒有甜甜的豉油味,份量足,入味非常。$41

成記茶寮
建業街熟食檔C8號舖

冬菇亭選擇多籮籮

茶記麻辣菜

典型茶記格局,主力賣小炒碟頭飯,鑊氣夠,餐牌暗藏一系列四川麻辣菜式。除了大熱重慶雞煲外,還有水煮烤魚,吃罷麻辣味強,酸香辣濃,最適合叫一杯透心涼的啤酒降溫。
三寶小廚
美林邨熟食檔1-4號

特式巴蜀烤魚 $178

嘆茶吃點心

原來在冬菇亭也可以悠閒嘆茶吃點心。位於南山邨的嚐滿粥本身是一間粥檔,主打黃沙豬膶粥,後來兼賣點心,點心即叫即蒸,雖然要等上十五分鐘,但質素不俗。
嚐滿粥
南山邨熟食檔8號舖

點心即叫即蒸。

重慶海鮮串燒

元朗洪水橋起家、在博康邨開張一年多,主攻火鍋,最近轉型做重慶串燒,約有五十款串燒選擇。另有海鮮供應,每日下午老闆到街市入貨,推介是足十吋長的大虎蝦,一燒便爆膏,保證新鮮。
隱世貳館
博康邨熟食檔8號舖

每位$118 另加海鮮配料$20起

火鍋自助餐

在冬菇亭賣自助概念的原創者,食物、汽水、醬油全是自取,食物分佈三十呎長的長枱,雖然配料較為大路,但價錢平,氣氛一流,平日最多學生哥幫襯。
新廣發四季火鍋燒烤
沙角邨熟食檔12號舖

每位$79起

記者、插畫:何嘉茵
攝影:劉永發、許先煜、鄧鴻欣、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