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風波 吳克儉屢去信港大促公開捐款來源 議員斥越權

戴耀廷風波 吳克儉屢去信港大
促公開捐款來源 議員斥越權

【本報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去年底複查佔中發起人之一、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收取匿名捐款事件,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承認,自去年11月起曾多次去信港大,要求校方公開捐款來源。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未有正面回應是否因受壓才決定複查,只表示校方有責任回應社會關注。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吳越權繞過教資會,干預大學自主,明顯針對戴耀廷和佔領行動。
記者:張嘉雯

港大校務委員會早在去年底完成調查,認為戴耀廷的做法未有違反既定程序,其後卻突然自廢結果,要求審核委員會複查。
吳克儉在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中承認,局方自去年11月起多次去信港大校務委員會和管理層,要求校方回應公眾關注,「考慮向外透露更多捐款來源的資料,以釋公眾疑慮」。港大發言人證實曾收到有關信函。

校委會受壓力另啟調查

消息人士指,港大校務委員會受到教育局壓力,才作出另啟調查的決定。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不清楚曾否收到信件,被問到是否受到教育局的壓力,他指港大有責任回應巿民的質疑,強調因社會人士和校友的關注,才決定作出詳細研究。
事件主角戴耀廷表示暫時沒有特別需要回應。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教育局一般透過教資會表達對院校制度的關注,「唔係就個別個案說三道四、指手劃腳」。他指局方具體要求港大進一步公開捐款資料「完全踩過界」,明顯針對戴耀廷及佔領行動,「既然校方已經調查緊,就唔應該越俎代庖」,他將在立法會層面跟進。
根據教資會的網頁,該會的角色是協調院校和政府當局、維護院校的學術自由和自主,充當雙方的聯絡人。
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吳克儉干預院校自主,質疑官員越權,令調查節外生枝。

教局:院校不可罔顧批評

教育局昨晚回應指出,院校有自主權不等於校方可以罔顧公眾利益及批評,因為院校獲政府及各界提供龐大經費,「政府和公眾關注各院校的運作,誠屬合情合理,更屬應有之義」;而就要求港大回應處理捐款一事,教育局表示與院校自主或學術自由無關。
教資會回應則指,其職能除致力維護院校自主權,亦要求院校保持透明度和向公眾問責,「有關公眾對香港大學處理捐款事宜的關注,政府和教資會均期望院校會回應公眾關注,就其運作保持透明度和向公眾問責」。
港大校務委員會早前已經收到轄下審核委員會就捐款事件提交的報告及進一步申述,委員會將在下周二的會議上作出討論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