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若股價反映前景,年內累升68%的吉利汽車(175),或成為中國汽車業明日之星。收購富豪(Volvo)後,公司今年推出中檔私家車「博瑞」,其性價比之高,引來分析員以「下一間小米」誇讚;行政總裁桂生悅豪言,從前造車「很土」的吉利,現在「市場上已不存在對手」。
記者:鄭柏齡
翻看年報,2010年吉利新車平均出廠價,僅4.5萬元人民幣(下同,約5.6萬元)。桂生悅接受專訪指,當時只依靠自主研發,「請不到好專家,要自己摸索」,所造出來的汽車「很土氣」;縱有一定銷量,只是市場爆發下的受惠者。2010年吉利母企收購富豪汽車,經多年調整,新產品終於「跟世界接軌」。
推出即錄5,000定單
今年4月,吉利推出有史以來最貴、首款中型私家車(行內稱B級車)「博瑞」,售12萬元起(約15萬元)。令市場驚訝是,新車銷量理想,桂生悅透露,推出首月即錄得逾5,000部定單,產能有限下實際銷售約1,000部,「從訂車到拿車要等幾個月」,估計全年銷量最少達一萬部。
有汽車專家把「博瑞」與外資車比較,在同級配置下,前者比對手平超過一半。桂生悅坦言「與豐田、現代、大眾相比,(吉利)品牌肯定還不到位」,要打入中高檔市場惟有靠「抵買」,「外資車企做不出這個價錢;在自主品牌中,(B級車)我們不存在對手」。
投行認同吉利的發展策略,摩根大通汽車股分析員賴以哲甚至認為,吉利可能是「下一間小米」。他解釋,新車首度用上富豪設計師、部份零件分享等,「產品優秀而且價格具競爭力」,隨着兩間公司進一步融合,相信在兩至三年後,可為投資者帶來很大驚喜。
博瑞毛利率較高
年初至今,吉利股價已累升近7成,跑贏香港上市的所有汽車股。桂生悅表示,雖然「博瑞」毛利率高於其他產品,但受制有限產能,「不要期望立即帶來利潤」。他續指,料6月時「博瑞」產能增至2,000部,「月產3,000台左右見規模,月銷5,000台就成功了」。
除「博瑞」外,吉利年內還會陸續推出其他新車,包括在國內大賣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UV),桂生悅預告該款SUV「性價比不會差過長汽(2333)」,料成為公司明年增長動力。另外,又會首次與富豪共用開發平台,推出5至7款更高檔新車,最快明年中公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