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業界市場換技術失敗

CEO:業界市場換技術失敗

【中外合作】
為提升技術,中國車企與外資合作多年,始終未見成績。吉利(175)行政總裁(CEO)桂生悅不點名指,某些國企高層「從來沒有雄心」,「市場換技術」政策徹底失敗。國內消費者不愛國產車,只能歸咎沒有好產品。

指部份國企高層無雄心

中國政府為推動汽車業,過去數十年促成不少中外合作,如上汽與大眾、通用合資、東風(489)與日產、北汽(1958)與戴姆勒等。此舉原意為引入外國技術,扶植本土企業;惟近年外資車越見吃香,國產品牌卻一落千丈,去年在私家車市場的佔有率跌至僅22.4%。
桂生悅又認為,外國汽車品牌「不會把核心技術送給你」,「市場換技術」只是空話;另一方面,國企高層常常「換馬」,「做到資產增值就可以,研發成本這麼高,當然不願意做」,因此,自主品牌往往不被市場所接受。
今年起,包括寶馬在內多個外資品牌減價,減幅最多達兩成,市場擔心進一步打擊國產車。桂生悅指,不擔心銷情受到影響,因外資車企與國產品牌,市場定位差距很遠,「就算減價,奔馳(Benz)也做不了、不會做幾萬塊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