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硬銷偽普選方案,中共官員、梁振英政府、親共人士近期頻發謬論,其神邏輯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有鬼拍後尾枕的自白,也有時空錯亂、因果混淆、是非顛倒的表述,無非是要向中共領導人獻媚,同時欺瞞甚至欺侮香港市民,若要追根溯源,這些九唔搭八的言論正是中共「偉光正」在香港的衍變。
第一種神邏輯:倒自己米,自認袋住先方案是偽普選。先有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呼籲議員「放下自己對於民主訴求的理想」,支持政府提出的行政長官普選辦法方案。要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就要放下民主訴求的理想?這還要立法會議員如何支持?
再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坦承,中央對本港特首有實質任命權,故特首普選的選舉結果沒有最終有效性,只是「參考資料」,不能令中央變成橡皮圖章。如此說來,梁振英政府提出何種偽普選方案都無關大局,反正港人投票結果只供中央參考。
作為一個知名的政治學者,劉兆佳既強調選舉需要體現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原則,又強調選舉結果需有確定性及可預測性,確保可由愛國愛港者執政,不會導致「一國兩制」無法實施。他究竟想要真普選,還是要把選民當橡皮圖章去確保中共需要的選舉結果?
時空錯亂 自欺欺人
第二種神邏輯:時空錯亂,以沒有足夠時間為由否定各種修訂意見,自認前期諮詢是假諮詢。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回應政改是否仍有修改空間時表示,現時已接近政改方案表決,過了再反映意見的時間。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也認同董建華的有關說法,指已沒有足夠時間討論修改方案。
董老先生實在太健忘了,泛民提出公民提名等意見,是在政改方案諮詢的第一階段,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8.31決定之前。羅范椒芬實在太健忘了,現時的政改方案說的是2017年的特首選舉,正如陳弘毅所指政府大可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再表決。陳弘毅想以時間換空間,未必可行;董建華、羅范椒芬則是以現時的表決時間混淆前期的諮詢時間,分明是自欺欺人。
第三種神邏輯:因果混淆,無視偽普選將衝擊港人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信心的結果,反而拿虛假的制度自信作為支持偽普選的理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發表題為《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文章後,中共在港喉舌、親共人士群起響應,如奉聖旨綸音。其所謂「制度自信」包括三個方面: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對港人治港的信心、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信心。實際上,從「一國兩制」白皮書,到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再到偽普選方案,堪稱中共摧毀「一國兩制」的三部曲,也是摧毀港人普選夢的三部曲,何來制度自信與信心?
指鹿為馬 製造借口
第四種神邏輯:是非顛倒,甚至指鹿為馬,為偽普選製造合理借口。梁振英可以把北韓的選舉稱為真普選,當然可以把香港的袋住先方案稱為真普選。周融可以把街站義工自行簽名稱為網民抹黑,當然可以把撐政改稱為主流民意,哪怕今次保普選簽名比反佔中簽名少了約80萬人,被質疑是否有80萬人改邪歸正。陳志興可以把普選比作娶妻,宣稱娶老婆自然要父母過目,無異於認中共為父母。奴顏媚骨,莫此為甚!
中共一向自詡「偉大、光榮、正確」,因此有「偉光正」之稱。百度百科雖不敢冒中共之不韙,仍如此解釋:「偉光正,網絡詞語,是指在生活中,唯我獨尊、自我感覺良好、拿謊言戲弄人、自欺欺人的人。偉光正,表達人們對權力的藐視和不合作的心態。」看看香港政改的神邏輯言論,處處是「偉光正」綜合症發作的表現,市民還能不激發「對權力的藐視和不合作的心態」嗎?還要自討無趣地再提所謂改良方案嗎?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