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鍛煉規律和執行力。
個性一直極度一鼓作氣,是那種想到甚麼就會立刻有:「好!做!」這種想法的人(注意,是「想」去做,但不見得一定能完成)。擁有着金牛加水瓶的基因,形成的狀況是,外在性格、處事方式很小心踏實,但腦筋和內心卻十級天馬行空,反正就是甚麼瘋點子都不無可能,甚麼都可行。
這樣的內外拉扯是很惱人的。我的腦筋轉動頻率很被動,會因應身邊夥伴和外在環境而以倍數調整。自己一個自閉在家倒是還好,甚至有個開關可以把部份腦細胞活動完全暫停;只是一旦和世界以及不同的人接觸(尤其有質素的人),新想法便會不斷不斷湧現。而問題是,對於好玩的事,我是不懂say no的,會把丟過來的球全部接住。
腦袋創造力如此不受控,本來也不一定是壞事,但首要的,是你必須擁有一個能把所有想法執行出來的運作系統。這好像就是我的死穴。金牛很謹慎,又保險,甚麼都想以最不會出錯的方法進行,同時又經常會誤認自己能一個人把所有事情做妥,結果搭上這個不懂得叫停的想像力,常常會把自己弄得overload,最後可能有一半計劃未能完成。
最近努力想把這個習性改變過來,正確來說,應該是不改也不行。
改變舊習性
以前有唱片公司,budget是公司定和付,計劃必須乖乖地一個一個進行。而且公司有同事負責策劃和處理各種瑣碎事項,總之我把心中的計劃丟出來,就會有人手幫我執行。再加上以前的模式是,音樂歸音樂,個人創作(如周邊商品、作曲寫作等等)歸自己管理,一切劃分得很清楚,不會也不太能混在一起。當時當然覺得有所限制,現在倒是發現這個模式把我的狂妄有效率地收窄了。
當了獨立個體兩個月,開始漸漸體驗箇中的難度。
首先最難的,是如何把可能性收窄。作為已經有一定資歷和基礎群眾的我,資金倒不算是最困難的事情。當然要我拿幾百萬出來亂花是不可能的,但比起一般初起步的獨立歌手,要靠自己去啟動一些project,能力是有餘的。但正因在我眼中,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實在太多,個人興趣也實在太多,想改革以致想幫的人也有點多,到底怎麼把想做的排先後,怎麼把能力未能顧及的部份先放一旁,這是我首要面對的挑戰。太貪心甚麼都想做,反而甚麼都做不了的。
老闆不易當
再來是人手分配。以前的位置,比較像一台機器的使用者,同事們做得好不好不是我的責任,甚至還可以怪責公司的安排不完善。現在,自己是系統的啟動人,一切成與敗就在自己肩上,從前不用去理會的管理問題,人手問題,分配誰去做甚麼,聘請誰去幫忙甚麼,一一要重新計劃重新學習。這才發現,老闆不易當啊。
最近在籌備下半年的一連串計劃,很振奮勞碌,也逐漸看到自己上述各方面的不足。畢竟從以往被照顧的位置,到現在要學習顧全大局,角色位置轉換迅速。還好世上還有很多願意分享自己經驗的人,還編成書。近期便買了很多關於管理的,而當中很多都由日本人編寫。個人很讚嘆日本人的專注和執行力,這大概是源於從小的教育和文化,尤其他們對於細節的執着,這好像是香港教育文化裏面尤其缺乏的。羨慕也沒用,既然人家願意分享,趕緊把握機會把環境沒教我們的,學習過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商業管理跟一個創作人完全掛不上邊,但其實這可能正是我們樂壇找不到轉機的原因。好像沒幾個人明白,管理一家公司,跟管理一個藝人,一個個人品牌,其實是同樣道理。空有創作力,沒有執行力和傳播力,任憑你有多少才華,沒讓人看得見,這才華也是被浪費掉的。要進行外在的改革,得先從內在的改革做起。一切先從細節出發,從改變規律和思考模式出發。
就以此文章作為這次個人實驗的起步點。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