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出閘搜新】
極限運動有三寶:BMX、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然而,各路X Games玩家將要接受全新挑戰!因為流行自美、日的風火輪——Orbitwheel正式登陸,記者更隻身深入極限運動場找人試玩,卻惹來一陣訕笑,「乜美國、日本有哪吒嘅咩?」以為只是玩具?那就大錯特錯。儘管身懷十五年踩板經驗、平日如何飛天遁地,都要變成滾地葫蘆。竟然夠膽笑佢?
記者手拿Orbitwheel,昂首邁入北區安樂門街遊樂場挑機。傍晚六時,一個個二、三十歲的X Games玩家魚貫而入,互相擊拳打招呼。在360°無死角的泛光燈包圍下,他們默默苦練同一招式數十遍,以BMX後輪在半米高的欄杆上滑行;以特技直排滑輪在碗形設施上不斷加速,最後騰空飛起,這裏正是不少玩家口中的X Games英雄地!
經第四屆亞洲沙灘運動會滑板項目雙金牌得主陸俊彥介紹,找到主攻特技直排滑輪的阿懶來試玩。他曾代表香港出席中國、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的交流和比賽。「十四歲開始踩板,但兩年間斷了兩次手,最後轉玩特技直排滑輪,算是雙修。」別看阿懶帶點稚氣,如果熟知香港X Games運動,應該聽過大埔中心的「摩登公園」,以及十多年前的「尖東名店」(即星光大道金像獎女神像附近商場一帶),他可是親身經歷過香港街場的火紅年代!只見他腳踏特技直排滑輪,在運動場來去自如,時而衝出碗邊,騰空一米有餘;時而躍上石壆高速滑行十來呎,果然是試玩風火輪的不二人選。
哪吒唔易做 內外「八」前行
「這個Orbitwheel明顯是滑板與特技直排滑輪的混合變種。」阿懶說。直徑十吋的巨大滑輪,藉啤令般的結構自由轉動,再加兩腳獨立式設計,亦有特技直排滑輪特質。至於中間覆上砂紙的腳踏板,則是源於滑板。開箱、裝嵌、試玩,馬上惹來管理員干涉,因為香港的極限運動場僅供BMX、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使用,Orbitwheel屬於異類,當然不在此列,所以只能在場外繼續。
「第一感覺,就是哪吒其實唔易做!有如踏在兩個又圓又大的皮球上,稍一不慎隨時一字馬,所以不能讓Orbitwheel失速。操作方式跟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相近,要以類似蛇行的之字形方式前行,由於Orbitwheel機身設計特別,腳掌要不斷做出『內八』及『外八』,保持S形路徑。」
但理論和實踐往往是兩回事,兩個小時裏頭,有近十人試玩,只有阿懶及其朋友阿雲,可以踩上幾米。「問題是動力方面,內八外八是理論,踩在這個大皮球上面,怎樣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由最初半秒即跌,到後來可堅持約半分鐘,他們的確有所進步,「如果有時間,我想大概半月時間便可練好!」
花式較少 代步尚可
Orbitwheel會成為潮流嗎?「X Games是個很大的市場,每年都有新產品推出,當中以BMX、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為主流,因為三者皆玩法多變,並可做到騰空及跣石壆等動作。」阿懶以滑板為例,只要先踏板尾,彈起板頭,懸空時再輕掃板頭,同步升起板尾即可騰空。反觀Orbitwheel的腳踏位太細,根本做不了任何凌空花式,但他認為其滑輪頗大,速度可能遠較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高,作休閒代步也不錯。「值得留意的是,它以兩個圓環包着腳掌,如遇突發情況需要停下或急速轉向,估計未必如滑板及特技直排滑輪般靈活,甚至扭傷腳掌,所以我覺得Orbitwheel較適合在單車徑或平坦路面使用。」
前行方式
惡戰風火輪實況
JC Shop
觀塘創紀之城5期apm商場L1-23號
X Games三寶
X Games人點滴
記者:朱崇德
攝影:許先煜
編輯:陳國棟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