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順逆 - 左丁山

創業順逆 - 左丁山

科大校友汪滔創立大疆,推出無人自動導航小型飛機作高空拍照用途,連美國人也爭相採用。月前一架無人小飛機降落白宮的草坪,驚動總統的特工,那架小飛機便是大疆的產品。大疆的總部設在科學園,工廠在深圳,員工近三千人,令三十歲出頭的汪滔(內地人)已成為賬面百億元富豪,成為科學園的icon,將來「大疆」上市,科技大學同是創辦股東,肯定得益不少。左丁山曾任職創投公司,是香港創業投資協會創會義務秘書(創會會長為馮國經博士),深知創業不易,創投公司的投資,血本無歸者佔大多數,只望一百項投資之中,有幾項回本,有一項中正大冷門,回報豐厚,以上補下,拉勻有賺便是成功,例如1999年時,有幾人認識馬雲?中大校友王幹芝的投資基金卻是最早投資於馬雲身上的一位,那麼他的公司豈非賺得盤滿缽滿?這又未必,因為投資公司要講exit(離場),很少持有創業公司的股票直至高峯收成期,後期聞風而至的雅虎與日本軟庫,才是馬雲創業的最大得益者。
以左丁山過往的經驗看,創業者多是技術生產者,多是工程科畢業生(如電腦、自動化、電子機械等等),能掌握新意念及技術,但對市場推銷比較陌生,對財務管理不擅長,故此創業後往往着重產品發展,忘記了「守龍門」,很快便陷於財困,「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是很可惜的一回事,有志於創業的青年人,不妨找相熟的師兄師姐作「家長」(Mentor),說服一兩個攻讀市場與會財的同學加入,組成團隊,一起創業,至於以後如演變成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位今年2015才會畢業的新亞商管學生吳德灝本是讀書尖子,是「法律與工管」雙主修學生,曾到耶魯交流,卻熱心創業,因而放棄法律,只攻讀一個商管主修,已在科學園成立一間小企業,找到逸夫師兄林曉峰博士為合作伙伴,把裁縫西裝與電腦科技結合起來,客人只須到「科學園」度身掃描一次,留下尺寸紀錄,以後便可在網上訂購西裝、恤衫,價錢十分相宜(視乎客人選用布料而定)。左丁山與幾位年青中環人談起,他們皆認為中環租金雖貴,吳德灝同學還是要考慮在中區租用一個二三百呎的樓上舖,專門為客人度身及交貨之用,再透過網上宣傳,首先吸引年青寫字樓白領光顧,便有希望站穩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