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跟印度合演了一場很有看頭的外交戲碼,雙方領導人展現出前所未見的sophistication及親厚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在家鄉西安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還親自帶他遊覽大慈恩寺及大雁塔,以顯示中印的深厚歷史淵源及交往(唐朝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正是收藏在那裏)。印度總理莫迪也沒有輸陣,在訪問中大讚秦朝兵馬俑是世界文明遺產,是人類重要的文化結晶,但也不忘談到印度的瑜伽既有歷史也有cool的一面,不經意的讓中國以至世界看官明白印度文明不比中國遜色。
互派高帽又各自為本國文明文化打氣之餘,中印在經濟、投資領域上收穫更豐,今次莫迪之行就簽下總額100億美元的合約及意向書,絕不是「有姿勢冇實際」的行程。
然而,一場外交大龍鳳沒有改變中印之間濃濃的心結,也未能改變朝野那種互不信任。訪問期間印度傳媒就對中央電視台「弄錯」印度地圖(缺少了兩個邦)大興問罪之師。中國若希望藉向莫迪示好把印度從美、日中拉過來只怕白費心機。
毫無疑問,中印之間近幾年的合作機會多了,關係密切了,特別是金磚五國平台及G20集團上的合作,中、印這兩個冒起中的巨大經濟體有種聯合向西方大國施壓的態勢。但是這些合作沒有改變中印之間的地緣角力及緊張政治關係。對印度而言,中國是僅次於巴基斯坦的心腹大患。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大敗,雖然中國沒有借勢佔據土地,但印度朝野肯定不是味兒,覺得中國對兩國邊境地區領土有野心,隨時可能再發生衝突。近十多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經濟總量快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再加上大力增加軍費,增強軍備及提升軍事科技。作為中國重要鄰國的印度不感到受威脅才怪。
拉攏美國抗衡中國
更糟的是,中國是印度死敵巴基斯坦的最大支持者,近幾年來跟巴基斯坦的經濟、軍事、情報合作更有超越美國之勢。單是有一個處處針鋒相對的巴基斯坦已夠印度頭痛,中巴之間如膠似漆的關係更令印度感到兩面受敵,壓力甚大,它對中國政府的戒心自然極大。印度近幾年來跟美國積極修好,今年初就邀請美國總統奧巴馬成為Chief Guest at India's Republic Day celebrations。這些姿態顯示,在印度的地緣政治計算中,中國這個近鄰本身是重大威脅,必須爭取其他力量作平衡。
另一方面,變得越來越緊密的日美同盟也在積極拉攏印度,加強彼此在政治、經濟以至軍事上的合作。日本海上自衞隊早就跟印度海軍進行過聯合演習,美國奧巴馬政府同樣把改善跟印度關係視為外交上的重要部署,奧巴馬還因為訪問印度出席盛會而把發表國情咨文的日期推前。當然,美日拉攏不一定能把印度變成澳洲、南韓那樣的盟友,但肯定令印度在外交上有更多籌碼應付中國的威脅,甚至反過來成為令中國頭痛或不敢掉以輕心的力量,畢竟分離意識最重的西藏正是跟印度接壤,西藏流亡政府也設在印度境內。
中國、印度政府無疑很努力經營一場兩國修好外交騷,實情兩國關係仍處於外熱內冷的狀況。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