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假貨多 反投訴工商總局

被指假貨多 反投訴工商總局

【本報訊】阿里在內地有恃無恐,年初雖被行政主管單位批真貨不到四成,但一樣撐得住。不過作為海外上市公司,要受美國證監和法律監管,中國那套邏輯和關係難有用武之地。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對造假指控向來口硬,去年11月曾稱:「淘寶上沒有假貨,說淘寶假貨多的人,基本沒在上面買過東西。」還揶揄消費者:「你想25塊錢就買一個勞力士手錶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你自己太貪。」今年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發佈購物網站抽查結果,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37.25%。淘寶網其後質疑抽檢程式,工商總局即發佈去年7月一份《白皮書》揭阿里系網路交易平台假貨問題存在已久,但為不影響其在美國上市,故未公開發佈。

美查涉違規 馬雲身家縮百億

淘寶隨即指《白皮書》不適用,同時投訴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工商總局官網當晚立刻撤下《白皮書》。事件在海外產生連鎖反應,兩天內七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佈,代表投資者就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售假、及其管理者是否違反美國證券法規展開調查。阿里股價大跌,馬雲資產一夜間縮水14億美元(約108億港元)。
馬雲曾稱假貨不由淘寶造成,但願意改善,1月底設300人「打假特戰營」,另招募5,400多志願者打假。不到一周,又被揭發一家並不存在的「香港蘇文大學」在淘寶網出售畢業證書,該網隨後致歉。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