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搵食地圖】一個「臨時」,便是二十一年。
二○○四年,堪稱「全港最豪」的大埔墟街市正式落成,在寶鄉街臨時街市苦候多年的四百多個漁販、肉販、菜販、雜貨舖及熟食檔終獲「上樓」。街市街市,但新居的玻璃外牆、扶手電梯、中央冷氣,高雅時尚得有點突兀,失卻了應有的市井氣息,還與附近的老舊矮樓格格不入。
幸然,墟不再,味猶在。二樓熟食中心的三十多個檔口,大多是臨時街市的老商戶、是街坊食客的老相識。無論早晚、晴雨,總是擠滿了人,你愛這家的奶茶西多,我愛那家的排骨飯、雲吞撈。別忘了,還有摻滿紅豆的缽仔糕、豆香撲鼻的鹹茶粿。吃着吃着,不知不覺,彷彿尋回昔日的那份情與味。
日 識食要趁早
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大早跑來街市二樓,便已滿眼是人,肩並肩、背貼背,嫌固定座位不夠嗎?別怕,還能開枱加凳。
早市,是公公婆婆的天下,來這嘆壺茶、吃個包,又是個快樂清晨。轉眼又是午市,藍領白領紛紛擠進「飯堂」,樂得浮生半日閒。
何以教人如斯着迷?只因九成檔口是從舊址搬來,來幫襯的都是老顧客、老街坊,只為重溫昔日滋味,順道緬懷舊時光景。若然你是首度嚐鮮,這裏同樣無任歡迎,但要謹記︰識食要趁早。
七十年不變 人手竹昇麵
「機器太公式化了,人手才有感情。」平記麵家一九四五年開業,七十年間在大埔繞了四圈,由安富道到普益街,再從舊街市搬來新街市。兜兜轉轉,卻始終堅持人手竹昇壓麵。老闆蔡先生是第二代傳人,想當年沒太多消遣,閒時就幫爸爸打麵。
「幹甚麼也辛苦,習慣了便好。」見他一手筷子一手隔篩,把剛下滾水的麵條撈起過冷河,再放進水中翻一翻便上碟。掃幾下豬油,撒一把蝦籽,加兩條油菜,就成了一碟蝦籽雲吞撈,但這僅是做麵的一小步。平記開朝六午三,每天收檔後打麵,才是最花工夫,「做麵要用全鴨蛋,才夠韌性。加鹼水打兩小時,發酵三四日,才沒有濃濃的鹼水味。」還有,工場不能開冷氣風扇,否則把麵吹乾,失去嚼頭。雲吞皮同樣以竹昇壓出,並用半肥瘦豬肉及切粒赤米蝦做餡,增其口感。又不像坊間般越大越好,賣的是精緻,一口一粒小巧的骰,老闆說這才是正宗的廣東散尾雲吞。
平記麵家 CFS 12
日籍熟客最愛飲茶
日本人愛寧靜、愛整潔,但他卻愛熱鬧、愛地道。來港三十多年的日籍廚師Kei San,近年醉心耕作,在林村租用田地,每逢周末便當一日農夫。「體力勞動後當然要醫肚,嚐過很多餐館,還是覺得這裏最好。」
每次來熟食中心,Kei San總會到林記點一兩碟點心。這裏的點心全是人手做,店內蒸、店面賣,賣完就捧新一籠出來。一棟幾層高的大蒸籠放滿燒賣山竹牛肉……另一棟,則放滿以藍花碗盛着的排骨飯肉餅飯。老人家怕油膩嗎?便細心地把排骨放在小碟再蒸,肥油便不會滲進飯裏。「我曾帶日本朋友來吃,四人叫得滿桌點心,也只不過是百多元,市區酒樓絕對不行。」氣氛也很重要,你說街市濕漉漉又骯髒,他說這才是家庭風味,還有人情味,「不少老人家愛自己來飲茶,搭枱的雖是陌路人,卻好心,會幫老人家結賬,這不就是人情味嗎?」
林記點心 CFS 08
兄弟檔炸豬扒
一個熟食中心,就有兩家上海麵店,一檔東記,一檔世記,招牌菜也是炸豬扒。「兩家我也試過,東記上海麵較彈牙,世記炸豬扒夠熱夠嫩,各有千秋。」Kei San如數家珍。
原來二者也有故事,「哈哈,我是弟弟,東記是哥哥。我先入行,覺得這行做得過便介紹他,兩兄弟拍檔搵食!」世記老闆陳先生笑言。這次訪問確實來得不易,站在世記檔口,只見柯打一張接一張,麵剛淥好,便要切豬扒、舀湯加配料。雖然老闆雙手忙個不停,但依然笑容滿面逐一解答我的提問,「一九八三年我就開始炸豬扒,上海麵也是自己打的,麵條帶黃,因為加了些鹼水,絕對原汁原味。」而令Kei San愛不釋手的炸豬扒,也有秘訣,先用人手揼鬆,再蘸以麵粉、鷹粟粉及雞蛋製成的炸漿,炸至金黃鬆脆,肉嫩汁鮮,讓他想起家鄉的脆嫩炸雞,一試難忘。
世記上海麵 CFS 38
夜 鑊氣小炒最強
日落西山,華燈初現,又是另一光景。不過是四時半,東記世記平記……經已關上閘門,幾家做海鮮做小炒的食肆卻是密鑼緊鼓,老闆夥計各自忙着整理自己「山頭」,鋪上大木板膠枱布,放上筷子牙籤筒,井井有條。你的枱在十二號柱後,我的就由一號開始,各佔一方,不慌不忙。人約黃昏後的,不再是與時間競賽的人,有一對對小戀人,有三五成群的行山客,也有一家大細有老有嫩。喝着酒,聊聊天,在一片熱鬧聲中,無拘無束又一夜。
小炒檔重生 秘製蜑家雞
伍仔記在舊街市堪稱是鑊氣最強的小炒檔,可惜當年隨舊街市拆卸而結業,幸好一年後重出江湖,搬入熟食中心。老闆兼大廚石位平是蜑家人,十幾歲時總愛隨老爸出海捉魚,一捉就十多年,「從前我們會在船尾養雞,船身搖擺雞隻活動得多,肉質零舍結實。」這味蜑家雞,就是他的招牌菜。但自從上岸後不再有船尾雞,他就改用龍崗走地雞,同樣嫩滑。雞浸熟汆水後加白滷水、蝦乾及瑤柱等醃半小時,味道比白切雞濃,卻比貴妃雞淡,肉甜帶鹹香,蘸薑茸吃鮮味更突出。
石先生還會用當造海鮮自創菜式,「最近天氣熱,用瀨尿蝦煮冬瓜最好。冬瓜索盡蝦汁精華,鮮甜無比,再配炸米吃最開胃。」把灼熟的蝦拌冬瓜炒幾炒,看似簡單,但其聲勢足證鑊氣十足,原來瀨尿蝦非椒鹽才惹味,白灼同樣吸引。
伍仔記 CFS 31
新登場串燒店 八十後創業夢
商學系畢業的羅廣成(Moon),本來從事證券投質,但自覺打工枯燥乏味,眼見老友做串燒做得有聲有色,毅然放下事業,來到人流最多的大埔墟熟食中心碰碰運氣。「投檔時知道這裏皆是粉麵小炒檔,決定引入串燒,想不到生意難做。」面對三十多檔老字號,還有每月六萬元的貴租,開業短短兩個幾月,當然難言回本。「食客幫襯的不外乎那幾檔,想做宣傳拉客也難,花的時間相對較地舖食店長。」萬事起頭難,但他還未放棄,由醃肉至燒製也親力親為,孜然燒雞翼就是他的拿手菜,巴西雞全翼用孜然粉蒜茸醃一兩天,令雞肉更入味,再燒至金黃香脆,惹味香口。
林川 CFS 16
同場加映
大佬炸豬扒
由大哥經營的東記,檔口較世記顯眼,人氣最高是炸豬扒竹筍粗。豬扒由老闆親自揼鬆炸成,每碗麵均有一塊半,還可選配竹筍、雪菜及榨菜肉絲等,肉汁豐富,但肥肉就較世記多。
東記上海麵 CFS 27
限量缽仔糕
有記老闆自六十年代起就賣客家茶粿,由街檔做到熟食中心,賣的有喜板、馬拉糕等,但缽仔糕還是最受歡迎,雖然只賣黃糖版,但也引來不少街坊捧場,一買便十隻,售完即止。
有記茶果 CFS 20
飲菜嘆多士
吃世記炸豬扒粗時,總會叫上它的熱奶茶及油砂多士。蘇記由一對平實夫婦打理,熱奶茶端上桌時仍是燙熱,香醇滑溜不粗糙,原來秘訣在於那壺茶,是由幾款茶葉混合沖成。油砂多士底面烘得鬆脆,每口也能吃出牛油香及小粒砂糖碎,口感一流。
蘇記 CFS37
性格魚蛋粉
欽記賣魚蛋粉逾半世紀,連食家蔡瀾也大讚,手打魚蛋的骰彈牙,一口一粒。但店主是性格派,每逢休漁期沒魚穫打魚蛋,索性關門一兩個月。想一嚐魚蛋粉風采,可先要度度期。
欽記粉麵 CFS 36
搵食潛規則
1.座位咪亂坐
每檔店面前的四張枱是固定食桌,坐在該處必定要點該店食物,否則會被趕走。
2.點餐大兜亂
點了座位所屬檔口的食物外,也可到別檔點餐,會有夥計送來。但為免認錯人,一東一西的檔口,還是買外賣好。
3.餐到即埋單
以防有人吃霸王餐,大部份檔口也是「貨到即收錢」,而每檔碗碟也做了不同記號,吃畢後夥計會自動將碗碟收回。
話當年
耗資兩億多元興建的大埔墟綜合大樓,原是運頭塘運動場,改建後總面積達一萬二千平方米,是香港最大型及少數設有停車場的街市之一。 地下及一樓為街市,單是賣海鮮就有六十多檔。二樓為熟食中心,更設有露天平台讓街坊晨運及休憩。三至八樓則是辦事處、圖書館及體育館等。
記者︰黃依情
攝影︰梁志永、徐振國
插畫︰麥震東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