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常受政治因素左右,為名人專門規劃投資屢聞不絕。最經典是60年代興建北京至韶山(中共領袖毛澤東故鄉)的鐵路專線;該專線火車被命名「1次(2次)特快」(即現「T1、T2次特快」),早年專為老毛而修,毛死後因乏人乘坐,現往韶山沖很少開,主要來往北京至長沙。
鄧小平自小離家後一直未回過家鄉廣安,文革後他復出掌權後,時任鐵道部長丁關根曾詢問要否把鐵路修到廣安,以便「讓老爺子方便回趟家」,結果鄧拒絕。直到鄧公死後17年,2014年廣安才開通高鐵,來往成都。早年廣州至汕頭梅州(廣梅汕)鐵路能上馬,同樣得益於中共開國元勛葉劍英之名,葉的家鄉是廣東梅縣。
「因人設項」的情況至今仍存。現任總理李克強家鄉是安徽滁州偏僻小縣定遠,當局在規劃高鐵時,特意在定遠也安排一個高鐵站。現任副總理汪洋的家鄉是安徽省宿州,他的岳父家在桃溝鄉劉瓦房村,毗鄰高鐵站。當地村民指,高鐵站本要建在另一鎮,「專門修在那兒,大概有他(汪洋)老丈人的因素」。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