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牛市中,總是充滿着五光十色的繁華故事,有滬港通、深港通、AH差價,然後金烐缸就日日新鮮日日甘,不同的故事和概念令你應接不暇,但在追逐概念的同時,回報卻未必吸引。
就好像上個月熱炒的AH差價、一路一帶股份,在最熱的時候就有一班人受故事的范特西(Fantasy)所吸引,在高位追入,然後到股價開始整固時又開始懷疑故事真實性而又轉投另一童話之中,結果成為永遠只追逐童話,而不是盈利。相反,在4月中,如果買入一些悶到無人記得的藍籌如恒生(011)、新世界(017)等,反而悶聲發大財,如果當時叫人買入,卻可能反遭人白眼,被人覺得股市嘅嘢,你識條鐵咩。
在繁華故事的背後,往往令人忘記當中的「核心資訊」,就是市場上對該消息所作出的反應和資金的投入,資金常常早在故事開場之前入市,故事完結之前離座,故事越吸引,越接近高潮,股價卻拾級而落,執平貨之後的下場,你懂的。其實有時維持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KISS)的方法可能比分析一大堆自己都不理解的故事更有意義,嘗試撇開五光十色的故事,看清大勢,想想如果在沒有故事支持之下,"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 is the question",結果可能更會捉到資金流,找到一些故事尚未開始的股票。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