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戰後數十年的發展,市區單幢失修舊樓無處不在,基於該等物業設備簡陋,又乏完善管理,所以成交呎價長期低企,不少業主認為此等物業質差價低,還是早賣早着,結果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最終見財化水。
早於數年前,觀塘展開收購行動,市區重建局就區內的舊樓進行收購,當年不少手持面積僅數百呎舊樓的公公婆婆,最終獲近千萬元賠償,單位市值突然由不足二百至三百萬元,一夜間市值升數倍,臨老發達的原因,原來是甚麼都不用做,做的只是手持一層失修舊樓。
坊間有不少投資專家經常表示,要將低質舊樓盡早沽出,殊不知所謂低質舊樓,在市建局的重建計劃下,可突然升值數倍,故手持舊樓等收購,是可能突然變富,所謂置換舊樓望物業升值加快,原來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事實上,不少發展商亦在市區不停收購舊樓,搞合併收購,加上市區舊樓多位於旺區,故租金回報,可能比知名屋苑更高,所以持有舊樓既可收取高回報之餘,又可等有心人士收購,當然這個要有耐性。
現時有不少專業的投資者,以購買爛樓舊樓為主,他們行事極為低調,以免其收購行動外洩。至於那些高調以宣教形式論市況的,大都教大眾怎樣捕捉高低位入市出市,信其預測做買賣,輸多贏少幾可肯定。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