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社科院昨日公佈城市競爭力報告,比較兩岸四地294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報告中深圳首次超越香港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1,第2至5名依次為香港、上海、台北和廣州,澳門排第9位;報告指香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主編倪鵬飛表示,由於報告採用2013年數據,所以香港排名下降,跟去年的佔領行動及反自由行事件無關,但認為香港應化解社會矛盾。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昨在北京公佈《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3》,報告書內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及廣州;和對上一年的報告比較,僅香港和深圳互換位置。
「守成有餘,創新不足」
報告指香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過於看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和專業服務五大產業,對規模較小、有潛力的新興產業關注不足,長遠缺乏新型產業支撐。而土地和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令樓價升得太快,過高租金擠壓了其他行業的利潤空間,阻止新興產業發展。
報告指出,香港跟內地的差距逐漸縮小,面對內地自貿區興起,有被邊緣化的風險,未來要居安思危,抓住與內地合作的機會。而深圳是創新、創業能力最強的城市,九成創新企業都是本土企業,而且積極引入海外的創新團隊,發展成由創新驅動的「深圳模式」。
倪鵬飛表示,報告採用2013年的數據,故香港排名下降跟去年的佔領行動,以及反自由行事件無關,但認為香港應該化解社會矛盾。「只有一個和諧、一個穩定,相對均衡的一個社會環境,才能有助於經濟、科技的發展和創新」。
■記者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