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1歲高齡的雄伯及妻子容姐無兒無女,一年內相繼離世,身後事無人照料,非親非故的街坊文生仗義相助,協助兩人申請骨灰龕位及支付相關費用,讓他們有最後的安樂居。55歲的文生,過去13年內幫助6名長者辦理身後事,惟今年2月他患上坐骨神經痛無法工作,已無餘錢為雄伯支付2,890元骨灰龕位費,盼有心人襄助。
記者:陳嘉穎 攝影:周子惇
曾經當兵的雄伯是文生10多年老街坊,雄伯曾說年輕時於台灣當兵,與太太來港後改任電車司機。70年代,雄伯患上腦退化症,靠容姐做工廠獨力照顧,容姐退休後積蓄耗盡,兩人生前靠綜緩生活。文生指雄伯沈默寡言,容姐不諳廣東話,只懂客家話,他們無兒無女,朋友也不多。
6 年前,耳朵不靈光的容姐青光眼惡化,行動不便,難以照顧雄伯,文生徵得兩老同意以監護人身分安排他們入住老人院。去年4月,91歲的雄伯離世,容姐一人無力為雄伯辦理身後事,文生義助雄伯辦理火葬、輪候骨位龕位及安置臨時骨灰龕位等殮葬程序,並支付相關費用。今年1月,容姐亦去世了,文生再次為容姐辦理身後事。
婚姻波折的文生02年退休後,任裝修散工養活兩子,收入微薄「夠洗就算」。由2002年開始,文生展開義辦長者街坊後事的善舉,包括雄伯及容姐等6名老街坊受惠。他說一切緣於石硤尾老人宿舍一名老街坊,當時他得悉這名認識20多年的老街坊離世,但其女遠嫁加拿大,一直聯絡不上。由於殮葬程序趕急,文生於是代老街坊支付所有殮葬費用,從此本著「做得一件,咪做埋第二件」心態,協助老街坊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文生精於下棋,在邨內認識不少老街坊,可是年月漸長,老街坊一個個離去,文生只是搖搖頭,無奈接受,只昐盡綿力,為生前孤苦老街坊找到一個最後的安樂居。
今年2月,文生患上坐骨神經痛無法工作,小兒子仍在學,現靠積蓄過活。他原本打算為雄伯支付所有殮葬費用,但收入中斷,加上又要應付容姐的殮葬開支,只能負擔每月兩人合共600元的骨灰安置費,無力再為雄伯支付2890元骨灰龕位費。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已從S0002「緊急援助金專戶」撥款約三千元緊急援助金予熱心人「生哥」,協助素未謀面的「雄伯」辦理上位。
「雄伯」捐款編號:C3923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