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助理感覺就像製作一集《幻海奇情》一樣。由於我不希望粉絲擔當此崗位,因此我工作室都只會透過正常招聘渠道,說是一家電影製作公司聘請助理,而不會公開說是替我工作。我怕跟粉絲工作(雖然有些狂熱粉絲甚至不計較酬勞),是因為許多時候真正幹起來,可能會跟他們想像不一樣,造成落差。失去粉絲事小,弄得大家不開心才是我不想見的。
有關狂熱粉絲,我是有點經歷,但今天暫且不談,還是集中談一下「幻海奇情式」的助理。
應徵遲到解釋多
記得一次在內地聘請助理,有許多大學生求職,但我希望每個應徵者都有足夠時間面試,所以負責的同事安排每人最少也有半小時的面談,萬一她認為是好的,我也可以跟應徵者碰個面。由於時間排得密,所以同事也提早通知應徵者,希望他們盡可能提早十五分鐘到達。當然,有人遲到不在話下,許多還遲上一小時,來到就說着許多解釋,甚麼出門時臨時有事或交通擠塞等,但早在十年前,交通擠塞這個問題就已經出現,它並非突發事件,應該已在認知範圍內,為甚麼今天突然會變成面試遲到的理由呢?更甚有人會直接告訴你︰對不起,今天遲到是因為早上起不了床。
其實有個應徵者一直讓我記掛着,為甚麼?其實我從沒有見過她。面試那天她致電我公司,說她已到了我公司附近的地鐵站口,想問一下怎樣從地鐵站走到我公司(真不明白幹嗎她不在面試前上網查一下),同事也詳細教她要在那裏轉彎和該走的路線。可是最終她就是沒有出現,也沒有電話再來。幾年過後,我還是偶爾會想起,好奇她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可能會是個很好的電影題材。
面試正常邏輯怪
許多時候你會發現,在面試時看似很正常對答的,也不代表工作時會有正常邏輯。曾有個助理X,有數年工作經驗,也在其他相關媒體工作過,他來我公司應徵助理,是因為他本身念電影,希望能從不同崗位加入電影製作行業。於是我告訴他,助理平日要處理許多煩瑣事情,所以不一定有機會到拍攝現場。但他表示沒問題,只要能進入電影行業,做甚麼崗位也會盡心盡力。於是我就聘請了他。
他上班兩個月左右,因為開始要計算我的收入和稅務,所以我會計想知道我2014年在內地生活的日數,以方便計算。同時我公司也正考慮我在香港的時候,到底為我租一個房子,還是每次回來住劇組的酒店比較化算。
於是我請X整理一個我身處何地的時間表出來,好讓大家知道我整年在每地所停的時間。這個工作我是在八月份提出,並要求由1月1日開始整理,雖然X是在二月底才開始在我公司上班,但因為我手上有一堆不完整的登機證,而我的travel agent也有我的訂機票紀錄,所以X大概可以知道之前那兩個月我的飛行軌迹。而之後我的行程,他應該很清楚,因為大部份都是由他安排,甚至有些他都有跟着出差。
我跟他說簡單把每個月我在各地逗留的時間清楚整理好,做一個簡表出來,讓同事一看就知道我在各地逗留的時間,也方便會計清楚計算到我在內地每個月的逗留日數,而其他海外地方,我也希望列出來,好讓我自己可以了解一下,因為有時候飛得太多,會想不起自己甚麼時候在甚麼地方。
最後他花上兩個星期,整理了這個簡表出來。當他發給我的時候,我打開一看,感覺不錯,做得清晰簡潔。但仔細看下去,就發現有點不對勁,首先他是以月份去分割,所以一月份和二月份用了白色和灰色區分,這個做法很好。可是在後面日期一欄,還有着月份的日子簡寫,就有點累贅了,既然前面已說明了是一月份,為甚麼還要加個「/1」呢?在日期欄裏直接寫日子就好,這樣單是一月份,就可以省去十個「/1」了。
但更奇怪的是,當我計算着一月份在內地的日數「9+3+3+1+21=37」時,我立刻好奇起來,為甚麼會有三十七天?於是我仔細再看,發現原來他把一月份最後一次的飛行1月15日至2月4日在香港,都列進一月份去,而二月份則由2月4日才開始計算。我在想,他的邏輯是以我那個月最後一次飛行和下一次飛行來區別,要是這樣的話,又為甚麼要用月份去分割呢?其實直接寫1月15日至1月31日在香港,2月1日至2月4號在香港,然後2月4日飛日本,就簡單多了。
一個月有37天?
但問題是,雖然他把二月份那四天拉到一月份去,也不可能計算出三十七天吧?難道他想憑這個簡表,暗示他突破了相對論,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往後時間並不像我們原來的想像,可以有彈性嗎?要是這樣的話,那可是個偉大發現,他應該馬上辭去我助理的工作,直接坐飛機到瑞典拿諾貝爾獎。後來我發現,他把1月1日至1月9日在日本,直接當九天,但同時1月9日飛回香港,也當一天計入在香港,所以他的計算就混亂了。當然我也想到,他可能會反駁,這是考慮到計算稅務時的安全性,因為1月9日雖然有半天在日本,但有可能在香港也當是一天。
看着這個表,我頭都痛起來,於是我拿着它跟朋友分享,結果大家都大激讚,認為事情很有啟發性,並決定拿此來當作面試題目,就給應徵者一堆日期和地點,看看他們怎樣組織起來。因為大家都認為應徵者很容易在面試時偽裝得看似很明白事理,可是邏輯推理皆必須透過真實事件去運作,才能露出原形,所以要求應徵者整理一個這樣的簡表出來,會是個很好的測試。
有志加入電影圈的年輕人,我就在這裏跟大家分享,要是到別的公司應徵時,萬一碰到要求做一個這樣的時間表,得好好想一想了。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