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通過撥款14億多元,作為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之用。多名議員關注新身份證會否遭人隔空盜取個人資料,以及會否與八達通互相干擾。當局強調,讀取新身份證資料需經雙重認證,第一重就需將新身份證放在讀卡器兩厘米之內,並非「行過就嘟到」,又強調與八達通放在一起入閘乘港鐵也無問題。
記者:呂浩然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和民主黨單仲偕,在討論撥款時均憂慮新證會否遭人「隔空取物」。莫指出,早前就有報道發現,深圳有售的讀卡器能讀取內地的身份證,香港擬更換的新證會否出現同樣問題,單則指出,新證將採用非接觸式晶片,質疑實際的距離有多遠。
2018年起分階段更換
民主黨胡志偉和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分別關注,新證會否與使用同類技術的八達通互相干擾,不便市民使用,以及新證會否如特區護照般,由中聯辦持有的公司負責印製。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駱偉民解釋,新證採用雙重認證技術,第一重是需要持證人將新證放到認可讀卡器兩厘米之內,以開啟通訊渠道,然後再由新證的晶片在與讀卡器十厘米距離內進行,故此不是「行過就嘟到」。他續指,他自己亦有將八達通和與新證使用同樣技術的智能卡放在銀包內,日常入閘乘地鐵、到便利店購物也沒有問題。
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則指,採購新證的做法與護照不同,是採用公開招標形式進行,故不同國籍、地區的公司都可投標。駱亦補充指,當局會從承辦商購入沒有任何資料的「白卡」,然後由港府的身份證製作中心將市民的個人資料載入到新證中。最終撥款在毋須記名表決下通過。
根據政府時間表,預計明年首季開始採購更換新證的軟、硬件,然後進行開發及推行系統的工作,預計2018年第二季開始為期4年的換證計劃,屆時會如上次換證的做法,分階段為市民更換,涉及要更換的身份證約有88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