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人壽新造標準保費去年微跌6%,主要受人幣保單業務萎縮影響,另外同行業務增長迅速,使集團去年市場排名跌至第五位,執行總裁老建榮爭取今年打入三甲,在內地客赴港投保帶動下,下半年業務仍然樂觀。
中銀人壽首季新造標準保費按年增長,老建榮並未有提供數據。惟去年新造標準保費跌至58億元,當中人民幣保單按年跌23%至30億元,佔比由七成下跌至六成,而首季更由六成跌至五成。
老建榮解釋為滙率波動及理財產品競爭所致,集團下半年會推出新產品,以及透過與中行(3988)聯動,推薦更多內地客戶赴港,因現時其內地客保費收入佔比仍低於市場(約21%),力爭2至3年內與市場睇齊。
老建榮提到集團將力爭重回三甲,包括繼續在人幣產品上維持龍頭地位,另外擴展代理團隊,由目前150人提升至2017年近1,500人,配合互聯網平台,使非銀保渠道貢獻由目前5%增至25%。
至於保險金投資方面,目前中銀人壽有約5%至10%資產為股票,主要是透過RQFII投資內地股市,其餘則為美債或內地同業債市;部份保單則會分保投資。近日債市低迷,老建榮不諱言對旗下產品分紅構成壓力,內地股市大漲未能完全抵銷,但估計今年美國加息有助投資表現。
中銀人壽曾表示有意拓展亞洲市場,老建榮指需要配合中國銀行發展策略,現時已考察多地市場,當中新加坡潛力較高及申請牌照較容易。另一種拓展方式與當地保險公司合作設計產品,然後由中國銀行當地分行進行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