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真好。
李錦記後人錢多無極限,一擲一億率領「無限極」大媽豪遊泰國,揚帆出海高叫「中國第一」,塞爆了半條湄南河,就是要世人永遠記得「李錦記豪遊」。白花油王子顏福偉善心滿天下,出錢出力拍《Don't beat the kids》MV宣揚保護兒童訊息,過歌手癮之餘,又捨身保護「hehe」。片尾夾硬來個偲嫣校服look華麗轉身,慌死看倌冇買白花油。
一個個成功個案擺在眼前,我們這班窮鬼很難不先入為主地認定「成功需父幹」和「贏在起跑線」是至理名言,尤其被大財團壓榨久了,總不自覺練就出一套憎人富貴厭人貧的處世態度。然而,我們可曾有一刻想過,富二代都有失敗時刻?
何超儀捱了幾多苦頭
不知怎的,杜秋棠當下想到了何超儀。我知,你想笑我儍的嗎,一個家族資產是天文數字的人,由出世一刻已自動跟「成功」劃上等號,無論甚麼夢想,基本上都可用財力去完成,例如想做歌手,她可自費出碟,聘請一流老師教唱歌;例如想做影星,她可自資開戲,找彭浩翔或郭子健做導演。在世俗眼光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但實情是,有誰會關心超儀在圓夢之前,到底捱了幾多苦頭、承受了幾多失敗,才得到父母首肯批准她入娛圈?又有誰會理解背負「賭王女兒」之名的她,到底要付出幾多努力,才消除到公眾對她的未審先判?
從失敗中成長的鬥士
對於貧苦大眾如筆者而言,在殘酷現實當前,很多事情都只能承受一次失敗,「不斷嘗試」從來只是童話小說才有的浪漫情節吧。超儀本身就是童話角色,有充裕時間與金錢去迎接失敗,卻令她所承受的失敗次數,無可避免地比一般人高出很多。某程度上,超儀才是真正從失敗中成長的鬥士。
所以,《全力扣殺》那句相當矯情的「獻給努力不懈的失敗者」,不只是導演郭子健和黃智亨的自我安慰,也是對投資者兼女主角超儀的一份尊敬。的而且確,醉心演藝的她為了贏得大眾支持,這些年來不斷琢磨演技,終憑《維多利亞壹號》奪得西班牙錫切斯國際電影節影后,名副其實一分一分的從後追回分數。
人到某階段需要改變
又說說麥家二少。貴為中建電訊主席麥紹棠之子,Juno大可蹺埋雙手做花花公子,或繼承父親衣鉢運用財技錢滾錢。但他沒有。那些年,他向環球唱片自薦做歌手,到日本拜師學唱歌跳舞,換來是被網民恥笑長相身高,恥笑他養活職業粉絲。別否認,當年你也有份落井下石吧!Juno沒有就此退縮,反而依然故我默默耕耘,甚至燒錢製作偏鋒音樂,逐漸贏得小眾青睞,雖則大眾始終對其幕前演出甚有意見。正如《全力扣殺》所講,「人去到某階段便需要改變」,前年Juno真的退居幕後執導《殭屍》,結果電影贏盡票房口碑,他亦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杜秋棠從來沒有媚富之意。對於廢柴富二代,我還是會嗤之以鼻。只想說,身為富二代沒有恃「財」傲物,而是比一般人「更有火」去迎接失敗,其實比起《全力扣殺》所歌頌的失敗者更值得尊敬和難能可貴。
慌張西望
撰文:杜秋棠@抽水站
原諒我只是一部國產抽濕機。
https://www.fb.com/freakingwestlook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