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錯自閉症智障男的處理手法,我們看到警方對他們的認識和保護很不足。其實不足的又何止他們,智障人士往往是社會上被忽略的一群。
事實上,大概八成自閉症人士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問題,兩成反而會是智商很高的人,香港社會又懂不懂和智障人士相處呢?最起碼,政府有四件事可以做:
1.加強前線人員培訓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盧鄭玉珍認為,政府很多前線人員對智障人士的了解不足,不懂因應他們的情況處理事宜。盧太舉例說,她中度智障的女兒曾經在急症室需要上病床,幾位醫護人員合力按著她,但她拼命反抗。盧太跟醫護人員說愈按她會愈反抗,但他們未有接納盧太的忠告,結果儀器都被她女兒弄壞。盧太認為政府前線人員對智障人士仍未有足夠認識,不同程度的智障都有特別的相處技巧,她很樂意為他們分享。
2.增加院舍宿位
中度至嚴重智障人士對院舍需求很大,現時平均排十年才有望獲分配宿位,因輪候人士達四千人以上!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最誇張是嚴重殘疾宿位,包括智障及肢體殘疾,現時輪候時間長達十三年之多。但政府只承諾未來十年提供二千多個宿位,僧多粥少。
3.增加庇護工場職位
輕度智障人士想有一份工,方便融入社會也不是易事。一個展能中心或庇護工場的職位大概要等7年以上。
4.提供照顧者津貼
智障人士沒宿位沒工作,需要照顧的時間便大大增加,家人隨時不能工作,團體現時只爭取二千元的照顧者津貼,可惜爭取了十多二十年,政府都是充耳不聞。張超雄指出,現時很多歐洲國家也有,還有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也有,香港政府只說先看現時試行的照顧長者津貼效果如何,再考慮是否擴及至智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