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11個專業人士團體的成員去了沙田擺街站,與市民交流對政改方案的看法。我們這樣做,並不是要去「教」市民為何政府的方案不要得,而是一方面解釋我們的意見,但同時又以謙卑的心去聆聽市民的心聲,互相切磋。
其實,無論是任何一個推動民主的人士,都應該帶着同樣的謙卑。我身邊有一些對政治興趣不大的朋友或長者都異口同聲對我說,雖然他們不特別親建制,他們不喜歡聽追求民主人士的說話。他們的理由都是一致,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追求民主人士往往都以一個「我就是真理」、「你不支持就是你無知及自私」的姿態去表達自己的訴求。
老實說,我完全可以理解市民會有這種看法,因為我自己都遇過他們所形容的那種爭取民主人士。這種人士的表現或許可以簡單地被形容為「香港正義超人綜合症」。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要批評爭取民主的同路人。我只是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有時我們(包括我自己)會令到不少市民覺得反感的因由及後果,並就此不時警惕自己,要時時謙卑,不要自以為是。
究竟這個綜合症是怎樣形成的?首先,當然要有政府的不仁及壞榜樣。政府在民主發展及一連串公共政策上的謊言,實在令不少人憤怒。政府的那份「我是話事人,你要信我、你要聽話」傲慢態度,更令不少人想強硬地反擊。政府對追求民主人士的打壓、誣衊,就使到這些人士開始建立一種覺得自己被重重圍困的感受。
這一切都成為「香港正義超人綜合症」形成的伏線。當大家既憤怒,又想狠狠地還擊,亦覺得自己被圍攻的時候,就很自然會墮入自己的平衡時空。主流媒體不可信嗎?只看支持自己觀點的媒體就可以。要互相扶持嗎?出席每一個推動民主的集會、每一個黃絲帶題目及觀點的講座、參與每一個公民社會討論大會、簽署每一個宣揚民主的聯署,就自然見到熟口熟面的朋友。這一切本身其實可以是很好的事:我自己都有在非主流媒體寫文章,亦有參與不同活動及聯署。但如果我們只是做這些,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聆聽其他聲音,就很容易墮入一個陷阱,覺得這世界除了我們以外,所有人都是不明事理或是邪惡的壞人。
沒同理心能被稱為正義嗎?
到了這個地步,「香港正義超人綜合症」就成熟了,而且顯示它的破壞力。「正義超人」會恥笑老人家在建制場合跳「老土」舞或唱「老土」歌。當「正義超人」在街頭宣傳民主時遇見不同意黃絲民主論述的街坊,就會在背後咒罵他們無知、及「祝」他們的子孫將來受到打壓。「正義超人」見到建制派街站就要用粗口大罵其成員。「正義超人」與藍絲罵戰得越瘋狂,就越被追捧為英雄。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切就是不少平民百姓不喜歡我們的原因?被恥笑的大媽不少都只是希望簡單地將她們練了很久的東西開心地公諸於世,與政治無關。再者,我們覺得她們「老土」,她們其實都覺得我們喜歡的藝術太複雜,但這就是多元社會!在街頭上遇到不支持我們觀點時,如果我們在內心及背後咒罵這些人,就算我們在他們面前時都難免會「相由心生」而展出煩厭、不討好的表情。去「搞」建制派街站時,大家有沒有想過當陳淨心、傅振中、高達斌、李偲嫣等怪傑來搞我們的活動時,我們又覺得有幾討厭?與藍絲罵戰可能有一時的快感,但圍觀的市民只會因此覺得推動民主人士是「搞事」的人。
當然,「正義超人」們可以說,正義路上往往都會令一些市民反感。再者,一切的錯是在政府及建制派團體,「正義超人」的舉動只是回應有關的惡行。但是,值得反思的是,雖然推動正義一定會使一些人不高興,但沒有了謙卑及同理心的行為還能被稱為正義嗎?再者,政府及建制派有人力物力、有輿論機器,他們無論做得多離譜,都直接或間接有資源去「呃」或「買」一些民意。相反,我們推動民主的除了正義,就一無所有。正義是溫柔的。用謙卑、天真的心去堅持,它就是一股感動人心的道德力量。但如果以傲慢、唯我獨尊的心去推動,正義就會被霸道掩蓋,市民因而不能看見。
追求民主需要的,是有勇氣、有智慧的平凡人,而不是自視為至高無上的「正義超人」。但願大家不要中當權者的計,以不仁去回應他們的不義。當權者越傲慢、越暴力、越要恨,我們就要越謙卑、越和平、越有愛。這,才是公義路上最強硬的堅持。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