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假期轉移社會矛盾

政治假期轉移社會矛盾

【拆 局】
北京昨宣佈,今年9月3日全國放假一日,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是中共自1949年執政以來,第一次將抗戰勝利紀念日作為公共假期,也是66年來首個舉國共享的額外假日。這一突破常規的假期安排有着明顯政治含意:對外凸顯對日強硬立場,對內提振國家意志,轉移社會矛盾。

中國保持對日強硬

今次放假安排,直接原因是配合進行史上規格最高的抗戰紀念活動。今年9月3號當日,北京將舉行大閱兵,邀請外國元首及軍隊參與其中,這在中共史上屬首次,也是習近平首次以中央軍委主席身份公開閱兵。
全國放假讓「抗戰勝利日」概念深入民心,自去年以來,中國逐漸提升抗戰公共紀念活動規格,人大常委會先後確立「抗戰勝利紀念日(9.3)」、「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12.13)」和「烈士紀念日(9.30)」三個法定紀念日,其中兩個與對日作戰有關,習近平還出席大屠殺國家公祭。可以預見在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背景下,中國在抗戰問題上將保持高調,以保持對日外交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中共政治紀念活動重點在「建黨」「建軍」和「建國」,近年紀念抗日戰爭活動的地位大幅提升,規格接近國慶活動,這表明中共已將「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相提並論。這一「強調國體」做法為的是證明中共政權的合法性,也是為了向民眾灌輸國家意志,以「中國夢」化解人民不滿現實的怨恨。
■記者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