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三Apps內戰賽單反

【科技籽】三Apps內戰賽單反

【科技籽:發燒專科】
坊間的手機拍攝apps花多眼亂,各有市場,今次一於從專業角度出發,與專業攝影師黎藝雄(Rraay Lai)齊齊邊走邊拍,親試三大apps的成像質素,看看哪個最接近大師作品,見到單反尾燈就當贏!

手持單反,落支腳架,「嚓嚓嚓」,總會予人十分專業之感。不過,Rraay及攝影師同事均一致認為,「沒有最好的相機,只有最就手的相機。」惟有相機跟身,隨時舉機定格生活點滴,才能有效提升攝影技巧。對普遍的香港人來說,最方便的攝影器材,必定是形影不離的手機。
若想提升手機的成像質素,不妨配合拍攝各種apps。現時,這類apps多不勝數,到底哪一個最好用?為此,記者跟Rraay一同測試,帶上不同器材出外拍攝城市風景,他手持Canon 5D Mark II數碼單鏡反光相機連Carl Zeiss 50mm f/1.4鏡頭;記者則使用iPhone 6,並事先安裝了三個較具代表性的apps輕裝上陣。過程中,記者嘗試模仿Rraay的拍攝角度及構圖技巧,再用apps調校出類似的色彩,看看哪個app能做出最接近專業攝影師的作品。

黎藝雄Rraay Lai
•拍攝題材包括藝術、時裝、人像及商業攝影
•2008年首辦個人攝影展
•2009年入選北京三影堂攝影獎
•2014年為歌手羅力威拍攝大碟相集

三大Apps

參考各大攝影網頁,我們選出三個最具口碑的拍攝apps,分別是Camera+、VSCO Cam及Snapseed。Camera+可謂當中最專業的攝影app,能夠調校快門、ISO、曝光補償及白平衡等,甚至能手動對焦,增添拍攝樂趣。VSCO Cam屬近年冒起最快的攝影app,內置豐富濾鏡,能呈現出最貼近各菲林品牌的影像;而Snapseed則是功能全面的相片編輯程式。

Camera+
iOS $23

Snapseed
iOS/Android 免費

VSCO Cam
iOS/Android 免費

單反作品

先以Rraay工作室的小貓作拍攝對象,但牠活潑好動四處亂竄,初時甚難捕捉,後來懶洋洋地躺在木枱下方能清楚捕捉。

1/60.f/3.5.ISO 400

手機作品

Camera+(勝)
‧景深不及專業鏡頭,遂加入模糊及微型化濾鏡補救,但無法選擇區域,連「貓樣」都變得矇矓。
‧手機色彩較鮮艷,需降低飽和度及使用柔焦功能。
相似度:★★★★

VSCO Cam
‧完全沒有模糊功能,周邊景物非常清晰,Rraay提示把手機貼近貓兒面部,造出自然的淺景深。
‧只用了F2濾鏡,及提高FADE值,色調最為接近。
相似度:★★★

Snapseed
‧具備「鏡頭模糊」功能模仿淺景深效果,更可自行調整模糊區域。
‧美中不足是較少調色功能,相片保留了手機鏡頭的鮮艷色彩。
相似度:★★★

單反作品

Rraay走過工廠區雜亂的後巷,發現有人特意在鐵絲網掛上盆栽,算是工廈中的一點綠。

1/125.f/2.8.ISO 400

手機作品

Camera+(勝)
‧仿照單反設定調校快門及ISO,光線及色彩較貼近,但需降低對比度及飽和度。
‧無法調校光圈,惟有使用模糊效果,但看上去同樣不太自然。
相似度:★★★★

VSCO Cam
‧近景遠景同樣銳利,只能聊勝於無地加點暈影效果。
‧調整了光暗位的色調,色彩方面相差不遠。
‧不少濾鏡需付款購買,可試的效果不多。
相似度:★★★

Snapseed
‧再次使用模糊濾鏡,雖不太自然,連鐵絲網都變得矇矓,但總算能突出盆栽。
‧色溫較冷,飽和度可能偏低。
相似度:★★

單反作品

最後一站來到海濱公園,拍攝長椅上的戀人。

1/400.f/2.8.ISO 200

手機作品

Camera+
‧拍攝較廣闊的場景,依照其構圖及剪裁,三個apps均能做到八成相似。
‧具有最多濾鏡及後製功能,且容易使用,但色調略為明亮。
相似度:★★★

VSCO Cam
‧天橋較Rraay的作品明亮。
‧遠景細節清晰可見,層次欠奉。
相似度:★★★★

Snapseed(勝)
‧勝在有筆刷功能,能自由選取補光及變暗區域,夠方便。
‧色調跟Rraay的作品最接近。
相似度:★★★★★

Gadget Guy短評:難敵單反 後天補救

雖然Camera+能跟足單反設定,但受器材所限,畫質始終有段距離,並需靠後製力追。Snapseed可視為迷你版Photoshop,能靠修圖技巧勉強補救,但色調方面處於劣勢。VSCO的濾鏡風格獨特,但跟單反作品不太脗合,先天輸蝕,結果Camera+小勝。此外,即使與Rraay使用同一視角取景,構圖亦相差甚遠,效果也不如預期,只能說你的裝備如何,你的相片也必如何。

Camera+
小勝

香港好風光 不忘廣福邨

紐約職業攝影師Steve Giralt曾說,在攝影世界,沒有人在乎你的學歷成績,業界只認作品不認人。攝影師講的是硬橋硬馬真功夫。Rraay能成為職業攝影師當然不是偶然,自小就玩儍瓜機,練就一身好武功。
在觀塘IVE畢業後,選擇成為自由身攝影師。如有閱讀文化或時裝雜誌的習慣,或曾看過他的作品,當中多見廣闊的山野、海岸等自然風光,人曾微小地置身其中。有此風格,大概因為Rraay愛到野外探索,在地圖上看到陌生地名,便會產生諸多想像,揹起行囊獨自遊走山巒之間。照片上的風景,令人感嘆香港郊野之美,但他不欲公開地點,「我想大家自行走入郊野探索,可能找到更美的風景。」
最近,Rraay返回童年居所大埔廣福邨進行攝影企劃,「有次回來發覺屋邨變化很大,遊樂場的木梯消失,商場內熟悉的店舖不知所終。」決心拍攝屋邨的一草一木,算是對成長的一種記錄。「心態跟平日商業攝影差天共地,可以拍得很離譜,不理水平線,但有更豐富的切入點。」有心學嘢的話,不妨假日到廣福邨碰碰運氣吧。

他多用5D Mark II拍攝商業作品,閒時用Nikon 35Ti菲林相機。

他的作品多年來散落各報刊雜誌,題材涉及藝術及時裝。

記者:臧 諾
攝影:林栢鈞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