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市場學的「意見領袖」Al Ries寫了《The Fall of Advertising and the Rise of PR》,一時洛陽紙貴。要知道,Al Ries是市場學的殿堂級人物,今天大家常常掛在口邊的「定位」(Positioning)就是由他發揚光大。當年仍是科網寒冬,未有facebook、Instagram,這本「預言書」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忽然想起Al Ries的書,是因為昨天的一件小事。話說,雖然許多報紙都已經有網上版,每日早上我和副手都會讀報紙,尤其是那幾份以中產作定位的報紙,去了解那些仍然堅持以老方法獲取資訊的市民的觀點。昨天我見到星島日報有篇獨家新聞,講機管局為了興建三跑,將會拆卸重建落成不足十年的第二航廈。
我見沒有人將這篇新聞在facebook上洗版,膽粗粗拍了照,貼到自己的page,再加了兩句評語。想不到,在兩小時左右就有超過500個share。不久就見到《蘋果》的即時新聞也在跟進。這件小事啟發了我幾個關於新媒體生態的事實:
1.舊媒體和新媒體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舊媒體有大量的新聞,不見諸於新媒體,反之亦然。有朋友告之,政府和大企業的決策層,至今仍然以舊媒體的報道作為評估社會民情的準則;他們不是不知道新媒體的影響力,只是不知道如何評估和了解,而中層的企傳公關負責人,由於不知道怎樣去處理,所以一直也只有處於極被動的狀態。
2.企傳公關負責人,大多數四十開外,出生成長於舊媒體的世界,所以一遇到要處理的事情,第一時間就是以舊媒體的遊戲規則去操作。拆機場二航,從處理手法,似乎是有關方面想以舊思維,即是自行引爆危機,希望在風雨過後見天晴。可是,凡事都有例外,當一間機構已經有個既定的反對組織,這套路便行不通;自行引爆,等於呼籲對手火上加油。
3.舊媒體仍然有引爆的能力。事實上,新聞行家捕捉角度的能力,仍然是勝過業餘的博客,所以,一件事要成為城中熱話,新舊媒體都有其功能。
說到底,公關不是叫人玩弄媒體或語言藝術。想歪了就引火自焚。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