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官員頻頻落區推銷政改,力谷支持的民意,但卻越推越低。三間大學的政改民調顯示,最新支持「袋住先」的百分比跌至調查展開以來的新低42.5%,反對「袋住先」的百分比則升至39.5%,兩者差距收窄得僅餘3個百分點,統計學上已難分高下。學者認為高官「離地式」落區,甚至情緒失控、前特首董建華的演說欠說服力,均拖累支持政改的比例。建制派則認為,民調結果「有上有落係正常」,泛民則認為結果反映官員落區宣傳政改是「幫倒忙」。
記者:姚國雄 陳雪玲
調查由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和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由4月23日、即政改方案公佈翌日開始進行,昨日公佈第11輪結果,調查在本月3日至7日進行,共訪問了1,157人。
支持與反對相差3個百分點
結果顯示,在董建華第二度開腔指反共者不能出閘、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宣佈啟動簽名運動後,支持政改方案的比率由44.8%跌至42.5%,創出新低,反對袋住先的比率亦升至39.5%,是調查以來第二高。兩者相差只有3個百分點,差距是調查以來最少,同時計及正負3%誤差,調查機構認為在統計學上已經算是難分高下。調查亦指出,表示「一半半、唔知、難講、不認識方案」的比例亦創出新高,達18%。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政府在政改問題上沒有新論點,近來前特首董建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開腔力挺,「市民會覺得呢一班前高官,一路以來唔覺支持民主,𠵱家又話(普選)好」,難有說服力,加上高官早前「離地」落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更激動反駁反對政改市民,這無助政府爭取支持。
他續指,是次民調結果令政府陷於兩難,「政府之前好大聲講政改得到民意支持,叫泛民尊重民意,𠵱家點繼續(宣傳)落去?」至於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的簽名運動是否能谷高支持率,他說:「譚惠珠講200次支持都唔會因此多咗支持。」
民主黨:市民咬牙切齒反對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回應稱,結果反映問責官員落區宣傳政改是幫倒忙,促政府勿再硬銷政改浪費公帑,撕裂社會:「市民係越來越咬牙切齒(反對政改),我相信政府嘅作為會令以前冇咁留意嘅人留意咗,亦都下咗決定。」劉又稱,特區政府要修補社會的分歧,應向中央政府表示人大8.31框架不獲港人支持。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則指:「民調有變化,有上有落係正常。」他說綜合多個民調,大體上約五成人支持方案,反對約三至四成,反映社會對政改看法存在分歧。至於是否因為高官落區令反對聲音更大,他稱「我冇數據話係或唔係」,又指實際效果要慢慢見證。葉稱現在判斷政府是否輸掉民意戰是言之過早。
行會召集人林煥光則指,一兩次民調結果或會受一兩宗新聞所影響,應留意中期趨勢,他會再留意未來一兩次的民調結果。他又認為,司局長落區推銷政策是天經地義,市民亦要有雅量聽取官員意見,大可發表異見聲音。他指官員落區一旦有傳媒在場,有人便會想做騷,令官員受狙擊,建議官員落區方式要多元化、日常化,令搞事者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