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全力復興英國」卡梅倫新內閣女將近半

「未來五年全力復興英國」
卡梅倫新內閣女將近半

英國保守黨在上周大選爆冷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終於可毋須跟自民黨結盟,自行籌組一個純保守黨內閣。卡梅倫昨天宣佈新內閣,委任至少九名女性入閣,佔內閣人數近半,並讓接任人選之一的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參與內閣會議,並表明政府過去五年的工作是收拾前工黨政府的爛攤子,今後五年將會致力復興英國。

這次大選,保守黨在國會下議院650席中奪得331席,其中女性議員共有64人,較上屆國會48人大增33%。卡梅倫昨天宣佈新內閣名單,履行競選承諾,提拔更多女議員入閣。其中財政部新星、43歲印度裔的帕特爾(Priti Patel),去年7月獲委任為財政部國庫次官,現升為就業國務大臣。她曾公開呼籲要多為婦女謀福祉,尤其要幫助女性在生兒育女後重回就業市場。
51歲前投資銀行家拉德(Amber Rudd)曾任歐思邦的政務私人助理,去年7月獲委任為能源部氣候變化事務國務大臣,這次改組內閣獲擢升為能源大臣。她們兩人都是在2010年首次躋身下議院。

內政大臣文翠珊

多名大臣留任

留任的女閣員有內政大臣的文翠珊、教育大臣莫嘉妮、國際發展大臣葛林寧和北愛事務大臣維利爾茲。另外,上議院領袖斯托厄爾(Tina Stowell)亦留任。
名單上其他內閣大臣,還包括續任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的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他將繼續整頓社會福利的「十年使命」。
卡梅倫昨日亦向下議員演說,指首個五年任期工作是收拾爛攤子,而未來五年則要復興,「經過工黨治下的衰退,過去五年是收拾殘局,由我們負責把經濟帶回正軌,令英國恢復運作。至於未來五年,將是全力復興英國,恢復公平的社會──努力工作就能夠過活」。

能源大臣拉德

環境大臣查麗莎

約翰遜入「政治內閣」

另外,被視為保守黨未來黨魁熱門人選之一的倫敦市長約翰遜,這次當選下議員,未來除了要完成餘下的一年市長任期外,昨天亦獲卡梅倫邀請入「政治內閣」。
跟內閣不同,「政治內閣」剔除了內閣裏面政治中立的公務員,加入一些執政黨要員,討論的是政黨政治議題。發言人指:「這並非一項官員任命,約翰遜不會領導任何部門。他會以倫敦市長職務為先。」
英國《每日郵報》/路透社

北愛事務大臣維利爾茲

教育大臣莫嘉妮

英國新一屆部份內閣名單

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
第一大臣兼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
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女性)
外交大臣夏文達(Philip Hammond)
國防大臣房應麟(Michael Fallon)
司法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
教育大臣莫嘉妮(Nicky Morgan、女性)
能源大臣拉德(Amber Rudd、女性)
環境大臣查麗莎(Liz Truss、女性)
上議院領袖斯托厄爾(Tina Stowell、女性)
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
商務大臣哈維德(Sajid Javid)
文化大臣惠廷戴爾(John Whittingdale)
國際發展大臣葛林寧(Justine Greening、女性)
北愛事務大臣維利爾茲(Theresa Villiers、女性)
就業國務大臣帕特爾(Priti Patel、女性)
衞生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
小型商業國務大臣蘇布賴(Anna Soubry、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