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今日撐政改如昔日撐高鐵 一定衰得 - 李平

蘋論:
今日撐政改如昔日撐高鐵 一定衰得 - 李平

2010年香港立法會通過的議案中,迄今影響最大的是兩個袋住先方案,一個是以區議會議席改良為焦點的2012年政改方案,另一個是669億元的香港高鐵撥款案。前者對民主黨等泛民主派來說相信仍是點滴在心頭,後者對新民黨等建制派來說不只是「條氣唔順」的問題,噩夢恐怕還將在撐特首普選袋住先方案問題上重現:2017年一定衰得的,不只是高鐵通車,還有特首普選。
面對香港高鐵開支可能飆升至900億元,曾任九鐵主席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聲稱:「真真正正70個議員,每一個條氣都好唔順。」諷刺的是,諸多議員、政客今日力撐特首普選袋住先方案的言行,一如昔日力撐香港高鐵上馬。田北辰呼籲泛民支持普選袋住先方案,但北京甚至對他建議中央承諾2017普選特首非終局也不理睬,他就不怕袋住先變袋一世,屆時更加「條氣唔順」?

翻版言行 自欺欺人

再來看看撐袋住先與撐高鐵的諸多翻版言行。一是百利而無一害論。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110個商會聯署聲明、撐高鐵大聯盟主席倫銘佳等都曾說過,興建高鐵對香港有百利而無一害。而說袋住先對香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就有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全國政協常委劉漢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等。面對社會上高漲的反對聲浪,還只見其利,不見其害,這豈止是自欺欺人?
二是收集市民簽名、製造所謂主流民意。民建聯當年曾向政府提交1.2萬個撐高鐵的市民簽名,又宣稱有72.9%的受訪者支持盡快興建高鐵。的確,昔日撐高鐵的年輕人可能多過今日撐政改的年輕人,但是,建制派如今是否敢做一次民調,看看昔日撐高鐵的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還有幾多堅持撐高鐵?至於近兩日親共團體再搞撐政改簽名行動,出現送禮物、兒童簽名、打工仔坦言收到老闆指示等鬧劇,已不是新鮮的戲碼。
三是香港高鐵和政改袋住先方案最攞命的要害都在於要不要接受放棄《基本法》、放棄「一國兩制」。田北辰踢爆,中央未拍板高鐵一地兩檢已可以蹺起高鐵2017年通車。一地兩檢,即以高鐵香港總站作為兩地出入境等執法地點,將影響《基本法》規定的香港司法獨立地位。為求高鐵通車,梁振英政府會否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高鐵香港總站執法?雖然他可以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用做遮醜布,但如此扭曲《基本法》、扭曲「一國兩制」,對香港的傷害豈是高鐵通車的經濟效益所能比擬?至於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特首候選人須經中共操控的選委會篩選。所謂一人一票選特首,只不過是替愛國愛黨的特首背書,只不過是替中共特色的民主塗脂抹粉,對中共來說或許才是百利而無一害。

500萬選票恐倒落海

當年高鐵未能解決一地兩檢問題就匆匆上馬,立法會無異於批准了一項袋住先工程。田北辰說,如果立法會日後不支持追加撥款,「(已支付的)600億就倒埋落鹹水海」。當年力撐高鐵的田北辰只表示條氣唔順,但並未向港人道歉,也沒有前車之覆、殷鑑不遠的意識,還要港人再接受袋住先的政改方案,難道就不怕500萬選民的選票一樣倒埋落鹹水海?未拆除篩選障礙的普選,一如未解決一地兩檢問題的高鐵,一旦上馬只會令香港通向真普選的道路更遙遠、更坎坷。聲稱袋住先方案百利而無一害、聲稱支持袋住先方案是主流民意的那些官員、政客,難道要港人重蹈高鐵覆轍、要港人再衰一次?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