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月初就將軍澳香港單車館變得「多用途」,喺fb發表意見,結果引起唔少聲音,正反都有。噚日母親節,佢應邀到灣仔伊館出席「香港學生運動員頒獎禮」時,話希望市民可以諒解。
再為單車館風波解畫
聽日28歲生日嘅Sarah,23號會喺澳洲參加一連三站嘅國際賽。自二月世錦賽返港後,Sarah一直喺香港單車館訓練, 本來慶幸唔使「寄人籬下」到國內受訓,皆因喺嗰邊唔可以作長時間訓練之餘,亦冇權變動場館內空調等設施遷就訓練;點知喺單車館訓練兩個幾月都冇「主場」感覺。佢早前喺fb留言話:「假如你不明白為甚麼工業大廈有劏房?那先看看為甚麼單車館是這樣『多用途』,就可能會理解一點。」
噚日Sarah再作補充:「我理解喺香港咁細嘅城市,好想善用場地,但香港體育發展唔單止普及化,精英化對每個市民都好重要。有市民留言話,係我哋練到過時,先有人入場打羽毛球;其實作為精英選手,唔會話練兩個鐘就兩個鐘,我哋有好多細緻(工夫);政府畀我哋有個主場去練,應該係冇規限喺入面練習。」
由於距離里約奧運唔夠年半時間,香港單車館其實由上月21日開始,已經批准單車隊進行高水平訓練,即係話港隊有優先使用場地嘅權限,唔訓練嗰陣就會開放畀公眾。不過,Sarah建議希望到單車隊唔喺香港嘅日子,場館先開放畀市民,令訓練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