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今年第4季啟動退休保障公眾諮詢。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調查發現,逾40%受訪市民不了解全民退保,越不了解越反對供款。有市民以為設有資產審查,甚至把退保供款誤當強積金。社聯批評政府冷待退保,促加強公眾教育,讓市民掌握充份資訊下就退保改革方案提出意見。
調查於今年3月進行,訪問553名35至64歲市民,23%受訪者指沒信心能應付退休後開支,44%認為退休後每月獲3,500元養老金,可令生活更安心。調查又顯示整體61%受訪市民支持全民退保,反對僅5%,當中較富裕群組(住戶入息高於住戶收入中位數)支持比率更達65%。但整體42%受訪市民不贊成把月薪2%至3%用作退保供款,贊成有31%。
以為「供款冇得攞」
退保討論多年,但調查反映41%受訪市民不了解全民退保制度,當中53%不贊成就退保供款;然而26%表示了解的受訪市民中,高達一半贊成供款。
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黃和平指,雖然調查沒深究市民不了解的內容,但不少街坊誤以為全民退保非人人有份,「供咗款又冇得攞」,或以為如強積金般被蠶食。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批評政府打「開口牌」,在未諮詢市民之前就指社會普遍不支持。他強調退保非扶貧政策,是讓市民退休後有穩定收入,不應設資產審查,故反對將長生津加碼取代全民退保,認為單靠徵稅不足應付退保開支,政府及勞資三方供款無可避免,但比例可商討,亦可參考台灣、澳洲等做法由政府補貼,促政府「要鋪晒所有方案諮詢市民」。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