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睇波基本上是單一畫面,即是轉播方給你看甚麼便是甚麼。當然,例如NBA很多球迷會結合現場數據一起觀看以增加感覺。現時大家可透過內地網絡,完全合法地看F1的比賽,LETV同時提供六條頻道,包括有評述及只有現場聲音的畫面,另外亦有車載鏡頭、GPS追蹤、比賽數據及維修站的專有畫面。一些電視台也開始在足球直播時,特地捕捉球星的其他鏡頭。世界電視台在內容廣播上確變化得非常快,而不同觀眾的層面及需求也極為不同,大趨勢只有一個:百花齊放。有時大家會在意節目來自那個電視台或國家的製作,但正如一位著名導演所說:「現在進入劇集攝製廠,可以是香港導演、中港台韓日演員、馬來西亞攝影師、新加坡的電腦效果、歐洲的美指。」資訊世界大方向就是這樣。
其實體育運動節目廣播尤其特別。基本上世界頂尖比賽的節目很大程度上都是多國合作,連比賽場地也一樣。例如已在東莞展開、世界最頂尖的隊際羽毛球賽蘇迪曼盃,場地不少物料是來自世界各地,現場溫度及風速(可影響羽毛球飛行的空氣流動)經專人團隊長期測試,燈光則是由美國公司負責。
說到燈光場地佈置,先由電腦模擬計算每個角落的光度,還會照顧燈位及方向會否令球員目眩,然後再作現場測試。拍攝主要是來自德日的攝影器材,球出界與否的技術、衞星的全球轉播,齊集在中國東莞上演的羽毛球賽,大家認為是誰的產物?
其實足球世界早就如此,巴塞及面對華倫西亞陷於苦戰的皇馬,匯集世界精英都不知幾多個十年;及至中超和港超,那個聯賽不是多國共冶一爐呢。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