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年男護士增加,湊B不再是女護士專利。瑪嘉烈醫院去年首次安排男護士在嬰兒病房工作,專職照顧早產嬰,大男孩展露柔情與細膩心思,獲家長們好評與信任。
鄔錦輝是瑪嘉烈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及深切治療部的首位男護士,回想去年首日上班獲悉被派往照顧新生嬰兒,吃了一驚,「因為實習入面嘅經驗,都係得成人內、外科,對我嚟講呢度係一個好神秘嘅地方」。
過往病房從沒男護士,病房經理李小燕指要早一、兩個月準備迎接這位新同事,「更衣室同廁所都只係女生用,最後要搵一間可男女共用嘅廁所畀埋佢用」。
「爸爸同我傾得埋」
鄔工作也有限制,「媽媽餵母乳,同孩子練習『袋鼠抱』都需要脫上身衣服,呢啲時候就要請女同事幫手」。醫管局數字顯示,過去5年男護士由3,070人增至4,166人。
正常懷孕周期是40周,但這個病房的孩子大部份是20多周便出世的早產嬰,需要喉管、儀器幫助維持生命,初入職的鄔望着只有手掌大小的新生兒,「初初好冇信心,一個得500克嘅BB,仲輕過一支水,係好脆弱嘅生命」。
他初時也怕被家長「標籤」,最終發現「爸爸會同我好傾得埋同相信我」。他更每天匯報BB情況,包括「食唔食到奶、濕咗幾多條尿片,今日可能重咗1克喎」,難怪曾有家長的感謝信這樣說:「估唔到男護士也有溫柔、細心嘅一面」。病房現有58名女護士,連鄔在內有兩名男護士。
■記者黃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