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年輕化 成壯年殺手

中風年輕化 成壯年殺手

【本報訊】兩度中風命懸一線的空少Vincent Chee正值壯年,一向健康無病痛,有醫生指近年較多中年甚至青年中風,可能與都巿人喜好快餐,多肉少菜的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導致膽固醇在血管壁積聚,最終出現血管栓塞,導致缺血性中風,他關注中風成為「壯年殺手病」,希望都市人注意飲食。
香港醫學會會董何鴻光醫生表示,中風病者過去大多是60歲以上的人士,但近年中年患者增加,部份因為中風導致半身不遂的病者更年僅30歲。
何鴻光指,除了患者本身患心漏症等先天性疾病,大部份中年中風人士都涉及膽固醇斑塊積聚血管壁,一旦斑塊碎裂塞住血管會導致缺血性中風。他表示,近年每十宗中風個案中,便有八宗是缺血性中風。

須於四小時內對症下藥

何鴻光稱,中風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前者俗稱爆血管,成因包括腦血管瘤爆破,後者稱血栓塞,兩者均可致命。病人中風後,醫生須於黃金四小時內確診中風種類及對症下藥,否則病者恐有生命危險。
中文大學腦神經科講座教授黃家星表示,兩度中風常見於血栓塞個案,當血塊塞住腦血管後,再有血塊塞住同一位置或其他血管所致,病者於首周病發機率約為百分之五,嚴重性須視乎腦部受損範圍而定,若腦幹受損,呼吸及心跳等自主機能可能無法復原,若壓住神經線則可能造成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