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個月細價樓爆煲的預測沸沸騰騰,不過預測中的所有細節,至今全數落空,其中包括樓價指數不跌反升,細價樓樓價沒有調整反而又屢創新高,至於預料將湧現的數以萬計銀主盤,變成零應市,爆煲預測可謂全錯了。
筆者翻看新界區某一細價屋苑的成交價,實用呎價竟由3月前的平均約10,000元,升至近期的11,000元,升幅竟達百分之十,單位均價由500萬元,升至550萬元,換句話說,倘三個月前信爆煲預測,並沽了樓的該屋苑業主,三個月內的潛在損失,竟達50萬元。雖然這是個別屋苑的個別表現,但細價樓的升勢仍然明顯。
有業主問筆者說,倘真想沽自住樓,有冇一些意見可參考。筆者認為最好不沽,若要沽的話,賣樓後的淨收入,足以維持30年的租金支出,這就可以考慮賣樓。何解?因為接近供斷樓的業主,大多年過50,倘按港人平均壽命約80餘歲計,故賣樓後要租樓30年,因此賣樓後的收入不足此數,意味可能人生最後的十餘年,可能會好難過。
有些業主認為,數年前買入的物業現在已升價逾倍,不妨先沽樓,等樓價大跌後再回購,這是十分理想的諗法,情況就有如上述的爆煲預測,先估樓價幾時跌,又估中跌幾多,然後又在最低位買回,賺盡所有機會,結果就大多會像爆煲預測一樣,無一估中。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