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劇場變戲樓 品茶聽粵曲

西九劇場變戲樓 品茶聽粵曲

【本報訊】一杯花茶,一份小點,一台好戲,構成未來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茶館劇場,重現老廣州品茶聽曲傳統,營造舒適觀賞氣氛,拉近表演者與觀眾距離。
演藝學院搭建「一比一」茶館劇場,前日起一連兩天試演,邀請包括從未觀賞過戲曲者、業界、文化區建築團隊等觀眾觀賞,內容包括唱曲及折子戲,如《鳳閣恩仇未了情》主題曲〈胡地蠻歌〉等,全長逾一小時,較大劇場動輒數小時為短。台下同時有人奉上花茶及點心,觀眾可一邊品嚐美點熱茶,一邊欣賞演出,重現過去在戲樓看戲的情景。

茶點精緻,有觀眾拍照留念。

將舞台拉近觀眾

有份參與戲曲中心建設的畫則師蘇小姐認為劇場氣氛好,節目長度適中,「對初學者(時間)比較短興趣大啲」,茶館式體驗亦不似劇院般拘緊。文化區承建商成員之一的張先生以往有聽粵曲,認為茶館劇場規模比大會堂等表現場地小,整體環境感覺良好。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表示,邊飲茶邊看戲是本地戲曲表演的新嘗試,「好多人都蠢蠢欲動問幾時可以Book場」,計劃將劇場塑造成接觸戲曲藝術的入門場地,向本地人及遊客推廣粵劇文化。他指劇場將舞台與觀眾拉近,「由隔幾百呎變到得幾十呎」,對傳統劇迷亦有一定吸引力,會收集意見再決定票價及表演模式等細節。
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毛俊輝表示,戲曲學院首屆畢業生碰上戲曲中心開幕,新場地正好讓他們磨練技藝,為有心在戲曲發展的新一代帶來機會。
茶館劇場位於未來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一樓,面積約760平方米,可容納200觀眾,設堂座與樓座。劇場設計參照北京、南京等仍保存的茶居戲樓,配備長枱、茶几及木椅。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