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年逐漸逼近,訪問亦隨之增加。當上運動員後做過那麼多訪問,每次都能讓我好好回顧過去,細心整理思緒,再重新出發。昨天就剛與幾位大學生作了個較深入的個人訪問。我喜歡大學生的訪問模式,出發角度跟一般的體記有別。她們不多問我從維基百科也能找來的資訊,反而以第三者身份發現了我在人生中作出過的許多大大小小決定。
大概她們都是學生的關係,思想自然也以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我最欣賞的便是他們代入讀者的角度提問,從而讓訪問更生動貼題。當學生們問到如何紓緩壓力,她們還真是「打爛沙盆璺到豚」。從「你經歷過甚麼壓力」、「如何面對和走出?」,甚至方法的細緻步驟都配以好奇的眼神問起來。對被訪者而言,好奇的眼神實屬難能可貴。證明他們除了想進一步了解之餘,還可能從中有點得着。與其說訪問是讓大眾更了解自己的一篇報道,倒不如說是一個心靈的華麗邂逅。
訪問實是一個神奇的過程,由記者作資料蒐集開始、作出單方面的假設、到面對被訪者聽取及交流第一手資料,過程就像談戀愛。從不認識到有緣相遇,從單戀到相戀。而在這短短的相戀中,便留下了美好永恒的結晶品——專訪。我希望能夠在我的運動生涯結束前,記下更多點滴,留下更多華麗邂逅的回憶。
歐鎧淳
入水能游、出水能飛––香港女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