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佩服梁振英。或許你很討厭這位特首,但他在當面被罵時能保持一張笑面的特異功能,確是超乎常人。看他早前到美孚宣傳政改方案離開時座駕被圍,一位示威者隔着玻璃把中指舉到他面前,梁先生照樣露出招牌微笑,讓人好想吳若希上身大叫一聲:「點解會咁嘅?」。若果有外星人看到這個畫面,大概會以為人類用舉中指來表達友善,或誤會那豎得直直而略帶震動的手指,是寄生在人類體內的可愛生物。
我相信梁生不是被虐狂,被人「直X其非」也笑臉迎人,是因為他相信這張笑臉,對一部份市民亦是親民與高EQ的外在表現。微笑有巨大的魔力,2004年賓州州立大學做了一個有關微笑的研究,常微笑者被視為更友善,在服務業中這類員工能給顧客更大的滿足感,在商業往來上笑口常開則顯得更為能幹。
柏克萊加州大學有另一個橫跨三十年的有趣微笑研究,它們分析舊學生年冊裏的學生照片,發覺透過觀察每位的表情與微笑,能夠或多或少預測到該學生未來的婚姻是否美滿、成長後的幸福感、和他能否為別人帶來啟發。健康手機程式HealthTap的創辦人Ron Gutman在一次TED講座中分享這個研究,當中展示了奧巴馬超陽光笑臉的學生照。踏上成為首位美國黑人總統之路,正始於那個充滿希望的微笑。
韋恩州立大學在2010年有類近的研究,藉觀察五十年代以前美國職棒大聯盟棒球卡上球員的笑容,來預測他們的壽命長短。那些在照片中沒笑容的球員,平均壽命僅72.9歲, 而那些有燦爛笑容的球員,平均壽命則近80歲。原來樂天知命的副作用,是樂天長命。
不過以上微笑研究有一個重點,是笑容必須出自真心。梁生的笑容是真笑定假笑?唔使問阿桂。真假笑臉不難分辨,遠在19世紀,法國醫生Guillaume Duchenne已找出有效法門。他把電極置於臉上,透過電流測量真假微笑時臉部肌肉的變化,發現假笑只用上口輪匝肌(Orbicularis Oris),拉動嘴部呈現笑容。但若然真笑,顴大肌(Zygomaticus Major)會同時被牽動,讓雙眼呈月彎狀,魚尾紋會展現。辨別笑的真偽,關鍵在於眼部。有鑑於這位醫生對笑的研究,我們現在稱真笑為Duchenne smile。上網在Google打「梁振英笑」,就會看到梁生真笑的樣子,與面向中指或他在立法會中那個膠臉笑容一併,就是辨認Duchenne smile的最佳學習教材。
梁生違反人性的機械性微笑,還有另一可能。達爾文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表情不單是我們情緒的反映,強迫自己做出某些表情,可以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情緒。換句話說,明明不快樂,但硬要擠出笑容,可以令自己愉快起來。梁生的撲克式笑臉,或許是他所啟動的自我心理調節機制。
不過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的心理學家 Aparna Labroo,在2014年就此提出相反觀點。她找來108名受試者,測試他們真笑與假笑後的心理狀況。據她的研究實驗,強顏歡笑不會令自己愉快,反而會因自覺是假笑要令情緒更為低落。這結論對服務業有重大啟示,過往不少服務機構都要求前線員工時刻保持笑容,把微笑視為基本作業。但若工作狀況惡劣而迫員工笑,原來會讓他們心情更差,即使強展笑顏,顧客一眼便看出是假,就如政府公佈的普選方案,假當真做,或許更讓人反感。故此要借笑容行銷,不能只把微笑作為一條員工必做守則,而是重新檢視前線人員工作上的情況,看有否實際困難,能否有工作滿足感。只有對工作滿意,才能展示出真心的笑容,從而引發微笑的真正威力。
看着梁生面對那隻中指的笑容,我很擔心他的心理狀態。太過抑制內心真正感受,長期心理不健康,2017,一定抑鬱。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uthor/index/166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