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兒Milly眼中,媽媽孔少喬是傳奇女子。小學畢業的媽媽當上東涌首名女警,編號「A73」,人稱「三姐」,因辦案了得,別號「猛鬼喬」。媽媽年少時結識「慈雲山十三太保」,當差時搗破毒窟賭檔,曾接待英國皇室成員。兩個月前媽媽不敵癌魔病逝,臨終時跟女兒一同編寫生命故事,回顧一生。Milly計劃投考輔警,踏上母親的足迹。
今天是媽媽生忌,也是Milly和姊姊第一個失去媽媽的母親節,昔日慶祝,今天悼念。Milly一直想為媽媽出書,「由細到大都覺得佢好勁」。這本母女編寫的生命故事加深彼此了解。她說原來媽媽對外公的離世耿耿於懷,覺得自己照顧不足。Milly也以為媽媽對離婚看得淡然,其實造成很大傷害,只沒表露出來。
遺體捐給港大
去年一家三口到銅鑼灣老地方金雀餐廳吃晚飯;Milly說那時媽媽身體虛弱,要持拐杖,5分鐘路程要走上1小時。媽媽抗癌10年,兩個月前撒手人寰,終年62歲,遺體捐給港大作「大體老師」。媽媽像去了遠方旅行,留給她一份樂觀性格。媽媽在生命故事中,寫了封家書給兩姊妹,「姐妹倆要互相愛護、扶持」、「尊重姐姐」。
Milly坦言從前常跟姊姊爭吵,感情欠佳,「同一間屋大,好陌生」。媽媽看在眼裏不作聲,沒料是她最牽掛的事。她說媽媽走後,兩姊妹再沒芥蒂,姊姊關心多了,「會摸吓我個頭,錫吓塊面」。今天母親節,很想跟在遠方的媽媽說:「我同家姐會好好生活唔使擔心」。
基督教信義會2005年起推「生命故事計劃」,至今為逾千名長者、長期病患者等撰寫生命故事。計劃主任吳婉儀稱,計劃讓參與者回顧過去經歷,透過「道歉、道謝、道別」,紓緩他們的抑鬱情緒或完成未了的心願等,達致人生圓滿。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