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金融改革4.0 - Mr. Tregunter

大棋局:金融改革4.0 - Mr. Tregunter

近一年各國央行都有一個動作需要留意,但先簡單講一講背景。我哋現時嘅金融體系,主要蛻變自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美國越戰後赤字頂唔順,美元同黃金脫鈎,Milton Friedman嘅芝加哥學派成主流,可以話貨幣政策打開咗印銀紙大門,此為第一階段。
及後美國財金政策在此基礎上演化出控制價、量兩個層次,八十年代McCallum Rule係控制量嘅代表,用一句話概括,就係透過控制基礎貨幣個量嚟影響GDP,此為第二階段。
但印銀紙要有個譜,所以後來美國通過咗預算平衡法案限制政府嘅財政政策,唔可以亂咁嚟。在此背景下,控量變得難搞,於是再演化為控價,乃有Taylor's Rule出現,也就係現時經常會聽到的透過調整利率去影響經濟,此為第三階段。
金融海嘯前,先進國家財金政策以控價為主,金融體系較落後嘅地方會側重控量,中國即屬後者。但金融海嘯後全世界QE,大量銀紙浸到上心口,各國央行都面對一個後遺症,就係舊有嘅貨幣政策管唔到啲錢,例如中國曾出現減息但市場利率不跌反升。並非傳導性慢,而係影子銀行湧現令傳導性失效。此為美國拖延加息之其一原因,聯儲局要確保加息對市場上有確切影響,唔可以出現加咗但市場當你無到。所以2013年末聯儲局開始試新工具,用隔夜逆回購去控制市場嘅短期回購利率。回購要有抵押品,用得最多當然係國債。全世界央行陸續向回購同抵押品方面改革,係現時新方向,此為第四階段。

印度擬黃金貨幣化

所以現時要留意各國對抵押、回購動作的改革。最近有兩件事,一為印度準備將黃金貨幣化,二為中國地方債問題。各國情況唔同,印度嘅特色係舉國上下存有大量黃金,要搵一啲嘢嚟抵押衍生出印銀紙效果,自然會想到黃金。
據印度《The Economic Times》報道,印度將推出新政,國民可以將屋企嘅黃金存入銀行,銀行會折換成市價存入其戶口而且有息收。是否一種變相政府軟性沒收民間黃金嘅形式?具體細則報道指即將公佈。
中國方面,最近為地方債問題頭痕。如無推斷錯,今次地方債問題係想順水推舟化作流動性高嘅抵押品,改革中國金融市場。現時人行公開市場操作,主要係玩國債同央票,但內地存款性金融機構嘅國債同央票資金池太細,前者約7萬億,後者約7千億,對比中國現時127萬億M2顯得唔對稱,搞得成嘅話亦係一種金融改革。
凡事都有兩面,中國金融制度落後嘅着數之處係好多事可以跟人做,先進國家遇到新問題要解決,條路人哋行晒,有埋驗證,變相中國改革所需時間可以縮短。如果有人同你講嘢時嘅邏輯陳述,係人哋做某樣嘢要一百年,所以我哋都要做一百年,那當然係呃細路。

Mr. Tre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