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5%,為年內新高,亦較3月份漲幅擴大0.1%,惟漲幅仍低於市場預期。今年1月至4月的CPI平均增幅為1.3%,低於國家對今年物價調控目標的3%。
記者:郭曉琳
專家認為,有關數據反映經濟未有惡化,惟通脹增幅持續放緩,相信人行或於本月內放水刺激經濟。
消費需求未見上升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出,4月份CPI中八大類價格,只有兩類下降,其餘六類均見漲幅,故漲幅比上月擴大0.1%。至於從環比看,余秋梅指4月份CPI微跌0.2%,主因受鮮活食品價格下降影響。由於鮮果和鮮菜大量上市,價格分別比3月份下降3.5%和3.2%;豬肉、蛋及水產品等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0.8%、5.6%及1.1%。
4月份CPI數據當中,食品價格同比升2.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約0.91%。受去年同月基數較低影響,部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有所擴大,豬肉和鮮菜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3%和7.2%,漲幅分別比3月份擴大6.3和6.8個百分點。至於非食品價格同比則升0.9%。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4%,服務價格上漲0.3%。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4月份數據較上月好,為較利好的消息,相信對香港物價影響不大,料不會拉低香港物價。他指出,數據反映內地消費需求沒有上升,亦未見惡化,「算是有一點改善」,惟數據同時顯示中國經濟未見有大幅增長的趨勢。
中央今年目標3%
今年首四月,中國CPI一直在低單位數徘徊,平均增幅為1.3%,維持在1%以下至1.5%的水平,遠低於中央對今年物價調控的目標3%。外電引述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指,目前通脹的放緩速度仍然嚴峻,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或再於今個月減息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