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選舉兩大輸家──工黨的文立彬及自民黨的克萊格,都在所屬政黨敗選後辭任黨魁,其中文立彬由最初以為有機會拜相,到現在成為失敗者,分析認為行為怪誕、與兄內訌及太左等,都是「死因」。
電視辯論後在台上幾乎絆倒、鯨吞三文治毫無紳士風範、展示政綱石碑被嘲似摩西……競選期間連番「蝦碌」的文立彬,領袖魅力向來不及卡梅倫,不過最損形象的,是他五年前為爭做黨魁不惜跟哥哥文禮彬對決,縱然文禮彬已退出政壇,文立彬又表示二人正修好,但選民難忘當年他如何「弒兄」。
加上文立彬脫離前首相貝理雅領導下的親市場「新工黨」路線,一直被質疑太左傾,又拒絕承諾工黨在之前貝理雅和白高敦執政期間大花筒,都令他失掉選民及黨員支持,黨員與親工黨媒體坦言「是時候轉話事人」、「文立彬請辭只是一兩天內的事」,甚至列出前內政大臣莊翰生、影子內政大臣庫珀等熱門人選。
至於克萊格,他領導的自民黨議席數目由原來的57席大幅暴跌至僅單位數,自民黨內閣官員中更只有他能保住議席。這個五年前曾是造王者的政黨,承受了他們歷來最慘烈的敗選,元氣大傷,短期內在政壇的影響力勢必大減。克萊格昨晚坦言這是「殘酷與懲罰的一夜」。
英國《每日郵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