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時代】
貨乾半新股恩達(1480)火箭式急升後再急墜!去年12月8日上市的印刷電路板生產商恩達,早段飆升逾兩倍變身「紅底股」,其後狂派貨,尾市一度倒瀉44%,不少投資者接火棒,若以最高位接貨一手,即日損手近17萬元。業界人士提醒,此類貨源集中的股份人為操控味極濃,散戶不宜落場參與。
記者:李嘉麟
恩達昨日早上在30.1元平開後,首兩個鐘飆近2.4倍,變身「紅底股」高見102元,市值一度高達245億元,每手盛惠20.4萬元。值得留意的是,該股周三由10元之下起步,短短三日最多急升10倍。
市值自高位蒸發203億
該股於去年12月8日上市,若以招股價1.23元計,短短數月累積升幅高達82倍。公司昨午發公告,董事會確認並不知悉導致價格及成交量波動的任何原因,已經是連續第三日發出不明升因通告。
不過,該股成「紅底股」僅曇花一現,隨即急瀉,尾市低見16.8元,倒跌44%,收報17.44元,倒跌42%,成交3.32億元。由高位計,市值單日蒸發203億元。恩達亦罕有成為港股同日出現於升幅及跌幅榜首位的股份。
回顧恩達昨日走勢及成交分佈,該股在見102元前,累積成交股數僅約131萬股,佔全日1,073股成交約12%,顯然是「乾挾」。即有約88%的成交股數在該股急跌下成交。資深股評人陳永陸稱,如此走勢及成交擺明派貨格,該股昨日在三、四十元交投最活躍,相信不少見投資者見在高位下跌不少,撈底博再上,意味大部份投資者埋單賬面損失五成以上。他又認為,近期市場奇怪股特別多,一般散戶難以應付,宜當看戲避之則吉。
對於此類貨乾股份表現波動,兩大監管機構均表現不會評論事件。港交所發言人稱,由於有法例限制,故港交所不會評論任何監管行動。證監會發言人亦稱,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細價股更需停板機制
翻查中央結算系統(CCASS)股權披露,控股股東為陳氏夫婦(陳榮賢和陳勇)持股量達到75%,自上市至今未有出現任何的股權變動,有關股份亦非放在中央結算系統之內,即不能在場內拋售。另外約25%在CCASS內可供場內交易的股份,當有約23%集中在元大寶來、銀河國際、東方匯財及凱基四大券商中,可見股權極度集中。
投資者學會創辦人譚紹興指,證監會有責任調查今次事件,但調查工作需時數年,投資者只能自求多福。又認為,事件凸顯細價股較大價股更需升跌停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