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增加公屋供應遙遙無期,公屋輪候宗數再創新高,錄得近28萬宗申請,按年急增12%,非長者一人申請更多達14萬宗,政府堅持平均3年上樓承諾繼續如同虛設,一般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已增至3.3年。公屋聯會估計至年底輪候時間或增至3.5年。
非長者一人佔14萬
房委會公佈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共錄得27.85萬宗申請,較去年同期24.81萬宗增加12%,亦較去年12月底27.1萬宗增加7,500宗,當中一般申請及非長者一人申請分別約13.79萬宗及約14.06萬宗,非長者一人申請按年增11.4%,而一般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底的3.2年增至3.3年,去年同期為3年。
房委會至今仍維持一般申請者平均3年的上樓目標,即由申請至獲首次編配單位平均需時3年。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批評根本是廢話,當局堅持此目標如同玩弄市民,促當局盡快將可首次揀樓及真正上樓的時間分開計算,讓申請者掌握更確切資料。
他又指即使政府銳意增加土地供應,但近年公屋供應量並沒增加,上年度的可供應單位更較預期少,故即使早前當局以行政措施壓縮輪候冊「水份」,亦無助縮短人龍,料年底申請宗數勢破30萬大關,平均輪候時間或增至3.5年。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