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生會周三公投,以大比數通過退出學聯,是第四間通過退聯的院校,外界關注學聯前景。學聯副秘書長王瀚樑Victor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時,承認過往學聯令人失望的地方,但強調學聯會反省,並指其重要性仍然存在。他亦開腔回應學聯現時直接或間接持有三個物業的狀況。
被問及學聯內有否討論過解散,王瀚樑坦言學聯只在退聯潮之初,曾輕輕提及過解散問題,未有真正討論。他強調:「學聯依然有重要性,所以到今時今日嚟講,我都唔覺學聯要走到解散呢一步」。慧玲隨即問到學聯的底線,是否最後只退剩一間院校,學聯也會繼續存在;王指屆時會交由該間院校同學思考,並由他們決定學聯方向。
王瀚樑又指,即使部分學生會已退聯,學界仍可透過學聯平台合作,建立友好關係及共商行動;即使現在已退聯的學生會仍會在學聯辦公室一同開會,所以仍有存在的重要性。他又指如果真的要解散學聯,如何處理學聯的資產是重要問題。
根據學聯文件顯示,學聯直接或間接持有三個物業,首個位於旺角威特商業大廈9樓,現作學聯辦公室之用;第二個位於太子金輪大廈8樓,現為學聯社運資源中心(常稱作自治八樓);第三個位於西營盤一洲國際廣場34樓,市值估算約1,340萬,由學聯及學生活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其租金收入經該公司董事會撥款予學聯。
被問及社運資源中心的背景,王瀚樑回應指該中心是90年代成立,當時希望增強學運與社運之間的連結;但2005至06年間發生了一些事,有一些在該中心活躍的學聯前成員或社運人士,因規程及機制問題不滿當時學聯做法,遂訂立自治憲章宣布「自治」,某程度上脫離學聯監察,至近年才重新建立溝通平台。
根據「自治八樓」網頁上載的2014-15年度工作報告,該中心去年曾舉辦社運電影節、成立組織為受虐印傭Eriwana發聲、支援港人內地子女居港權運動等。
慧玲批評,學聯容許一群人佔據自己的物業又不受監管,對繳付會費的同學不負責任。王認同現時的處理方式並非很正當,但基於成員以往跟學聯友好,因此會先希望重建良好關係,透過合作增強學聯對公民社會的參與。他強調社運資源中心做的事不只為學生,更會為基層服務,如舉辦電影節及工作坊等向市民介紹基層狀況;如果抹殺這中心,對香港社會有負面影響。
慧玲認為如學聯需要改革,此處很需要改革。她認同解散學聯執行上很困難,因資產上有很多技術問題,但可善用資產重新爭取同學信任,例如把「自治八樓」單位出租,租金收入讓大專同學申請作社運或福利工作,或能重新凝聚同學支持。王瀚樑認同將來學聯應多做此方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