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文化領事教閱讀 十分鐘Quiet Time

【親子籽】文化領事教閱讀 十分鐘Quiet Time

【親子籽:揀啱童書】

法國駐港領事(文化、教育及科技)Anne Denis-Blanchardon來港兩年,每隔兩個星期便會帶孩子到香港唯一的法國書店Parentheses打書釘, 在法國時這可是每星期的例牌活動,大仔Hector跟我說他迷上一本叫《L'Heritage》的小說,厚甸甸的書他說不消幾天便可以看完,這應該是叫當父母最欣喜的事。 Anne與丈夫笑言自己從小就是個書狂,兩個兒子Theophile和Hector也是無書不歡,但她卻從來沒有強迫兒子閱讀,「強迫孩子看書只會有反效果,每個家長都可以為子女塑造一個讀書環境,再了解子女的興趣,他們自自然然便會愛上閱讀。」

早上到達法國駐港領事(文化、教育及科技)Anne Denis-Blanchardon的家,門一打開,頓時被屋的書香所吸引,Anne將書房挪至客廳,書櫃倚牆而設,客廳就是書海。Anne坦言法國孩子也不是天生愛閱讀,他們的閱讀興趣也全賴學校與家庭一起培養,和其他法國父母一樣,孩子小時候都會跟他們說故事,法國童書的特色是有創意及幻想空間,配合漂亮的插畫,小朋友很容易投入。而有趣的是,Anne和丈夫Xavier除了講書中的故事內容,有時即使他們拿着書本,但說的可能是自己編的故事,「我覺得書本是一個增長關係的工具,最重要是讓孩子們熟識我們的聲音,慢慢讓孩子愛上書上的文字,現在他們大了,不用再說故事了,但我們全家人會有一個閱讀時間,我們稱那個時間為『quiet time』。」她補充這個時間只需五至十分鐘,但是就可以讓孩子浸淫在閱讀的氛圍當中。
隨Theophile和Hector慢慢長大,對恐龍、希臘神話、科幻的書類特別喜歡,問及Hector為何愛看《L'Heritage》,他手舞足蹈地告訴我作者Christopher Paolini也是一個恐龍迷,寫的時候只是個學生而已,書中的人物與他年齡相近,所以他越看越投入,常常會幻想自己有機會經歷到書中小英雄的故事,「最近Theophile愛看《Harry Potter》,更問我要怎樣才能成為專業的魔法師,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他!」Anne笑說。而在法國,學校也鼓吹學生閱讀,年紀較小的學生會圍着老師坐,聽老師讀故事書,年紀較大的學生就可自己閱讀,上下午各一次,學生聽過或讀過故事後,回家就要完成類似閱讀報告的功課,但學生可以選擇用圖畫表達,讓他們沒有被迫的感覺。

Anne和家人每天都有一段「quiet time」,一家人聚在一起安靜地閱讀。

Anne喜歡帶兒子到香港唯一的法國書店Parentheses打書釘。

Hector對恐龍書、希臘寓言故事、科幻書特別喜歡,厚甸甸的書不消兩天就讀完。

送書鼓勵閱讀

在法國,閱讀已成為法國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份,在地鐵裏幾乎沒甚麼人看手機、玩遊戲,只有一點空隙能伸展胳膊,法國人也會從口袋裏拿起書,蜷縮地閱讀起來。我們除了為子女塑造一個讀書環境,以令孩子對閱讀充滿熱誠外,家長更可以模仿法國人以書本作禮物的習慣,在他們的文化裏,除了送酒,一本包裝精美的書籍,原來也是相當貼心和優雅的禮物,「法國人愛閱讀,將圖書作為禮物,收禮的人總會很喜歡。」Xavier說,而每逢小朋友生日、聖誕、考試等也可送上五顏六色的兒童書,好像Hector就在某年的聖誕節收到祖父母送上法國科幻文學先驅Jules Gabriel Verne的《80日環遊世界》,從此掀起他對科幻冒險小說的喜愛。
記者喜愛法國的兒童繪本,它們以幽默的插圖涵蓋日常生活,最近我六個月大的兒子也愛上法國插畫家Herve Tullet風靡全球的圖畫書《小黃點》,每次看都總是笑個不停,大概這就是法國童書的魔力,「法國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童書,我以前學寫字時也愛上一系列的Balthazar書,書上用上很多不同質感的法文字讓我學認字,我非常愛用那本書練習!」Hector說。閱讀的原意是快樂的,若我們能讓孩子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才是真正的快樂。

《Les P'tites Poules》書中每一隻雞都有鮮明的性格,每隻都與眾不同,非常幽默有趣。

Jiang Hong Chen的童書取材自中國民間故事及歷史傳說為主,也摻雜一些充滿傳奇色彩、自傳性質的故事,法國的小朋友從他的童書上了解中國文化。

《Les lettres a toucher de Balthazar》,書上用上很多不同質感的法文字讓小孩學認字。

Xavier記得小時候父母常常跟他閱讀大象巴巴的故事。

Hector於聖誕節收到祖父母送上Jules Gabriel Verne的《80日環遊世界》。

記者、編輯:歐陽曉思
攝影:楊錦文
美術:楊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