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法國總領事親筆話別:香港意志堅定

【文化籽】法國總領事親筆話別:香港意志堅定

【文化籽:藝文沙龍】
當我得知自己將要成為駐港法國總領事,實在難掩興奮,儘管當時我對這城市的所知甚少。對香港陳詞濫調的有限認知,極其量是來自兩套風格迥異的電影《猛龍過江》和《花樣年華》。話雖如此,當時我腦海泛起的重要訊息是:「讓我親身觀察一個活力充沛的地區蓬勃發展,是個黃金機會。」
有人曾經告訴我,香港是「東方的紐約」,我認為這對於香港魅力的描繪未臻公正與完整。大蘋果並沒有出現「摩登大都會」與「傳統中國文化」超奇異共融共和的社會氣場。香港是個充滿活力的都市,效率和速度是她的最強競爭武器,與此同時,你又能隨時從工作的高壓中抽身逃脫,跳進境內美麗的山丘和海灘。這真是一個迷人的地方,街頭巷尾都充滿活力與動感,我很高興能陪伴其走過四年光景,協助香港與法國建立更良好的雙邊關係。
與香港人共事,是非常順利和愉快的經歷。
在任期間,我在社會各個界別認識超棒和有趣的人,跟不同單位合作,我經常被態度開放、反應迅速、有創意甚至大膽想法的香港人逗樂,令我大開眼界,文化節「法國五月」便是一個成功的結晶品。因為「法國五月」,我遇到一些亞洲最好的生意人、熱衷於藝術和法國文化的業餘愛好者、年輕有才華而渴望發掘法國真美善的學生們。感謝他們,我深信,剛開幕的第二十三屆「法國五月」,正是另一次成功的延續。
四年過去,我對香港的印象本質上沒有改變,因為香港沒有停止過成為一塊吸引世界不同地域靠近的磁鐵,而正因其擁有長期和穩固的基礎結構優勢、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以及開放而龐大的內地市場。然而,我也有留意到一些轉變:譬如香港金融業繼續蓬勃發展;對地產界的依賴稍為削弱;高科技社群越來越熱鬧,部份更是由法國的企業家間接所孕育和驅動的,特別是數碼港、科學園或由太古集團推出的Blueprint創業加速計劃等等,都是科技與創新產業的孵化器。我看到香港有很強的意志要把經濟結構多樣化,特別是在科技和創新領域,扭轉一貫對房地產和零售經濟主導的局面,以面對國際競爭,很明顯香港早就意識到長遠生計有可能面對的挑戰。另外,香港人也越來越意識到有關生活質素的種種挑戰。
開句玩笑,香港的確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變化:四年前上任時,我對哪裏能買到好吃的麵包毫無頭緒,現在頭痛的問題是眾多法國麵包店和糕點店之間要如何抉擇!老實說,到埗前,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法國人和法國產業在香港的存在和需求,數年來慢慢看到的它的「出席率」沒有停止過增長,即使近期有所放緩。我堅信,有香港這個強而充滿活力的城市,定會利及彼此良好的雙邊關係。至少,我們與香港人喜於彼此不斷分享都有不少共同的價值觀和品味,包括美食、好酒、文化和娛樂!

撰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栢雅諾(Arnaud Barthelemy)
繙譯:鄭天儀(原文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