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城市大學學生會公投以大比數通過退聯議案,學聯在3個月內,院校成員由八大減至四大。學聯昨承認在學界的代表性大不如前,也須集中處理內部改革,難以在政改表決再發動大型抗爭。有學聯「老鬼」分析,退聯潮反映年輕一代厭倦舊有社運抗爭模式。
記者:白 琳
城大公投昨凌晨完成點票,2,464張贊成票壓倒527張反對票,通過退聯議案。目前學聯成員尚餘中大、科大、嶺大及樹大,當中嶺大公投通過留聯,中大則因部份學生聯署無效而未能啟動公投,其餘兩大均尚未展開聯署啟動公投。
學聯副秘書長黃嘉輝表示,學聯在未來數月會展開檢討及改革,政改動員將由各院校學生會主導,「學聯唔會好似上年咁,做好受注視嘅領導角色」,但學聯不會在政改一役缺席,只是改為支援角色。
退聯組:彈性大咗好多
黃承認學聯內部士氣低沉,但「冇諗過解散」,未來將研究彈性處理會員制度、普選學聯代表團及取消秘書處的可行性。
城大退聯關注組歐仲平認為,退聯不會削弱民主力量,相信各院校學生會不會在爭普選運動缺席,「啱議題就合作,有運動就搞,彈性大咗好多」。目前各校退聯組未商談未來路向,歐不滿學聯把各校學生會綑綁,因此也不傾向成立新組織。理大退聯關注組陳浩天批評,學聯在雨傘運動後並無顯示改革誠意,羅冠聰出任秘書長前也沒到院校與同學溝通,「好多同學連邊個係學聯常委都答唔出」。學聯在港大及理大成功退聯後仍態度消極,「如果即刻開記招宣佈大改革,可能挽留到浸大、城大」;若學聯發起的行動獲認同,退聯學生會也可合作。
學聯、支聯會及民陣的合作關係也是退聯爭議焦點。民陣警權關注組召集人、學聯前任秘書長陳樹暉稱,學聯是民陣成員,日後舉辦遊行需另行聯絡退聯的學生會,但相信不影響動員,因近日遊行「幾間學生會嘅旗都走番埋一齊」。他認為退聯潮並非災難性打擊,「今日走咗,唔代表唔會重聚」。
據陳觀察,退聯派抗拒以往社運模式,「話民陣唱K,話六四悼念冇抗爭元素,又提出係咪應該要超越和平抗爭」。但他指提倡建設民主中國或參加六四燭光集會,並不等於放棄香港民主,「將參與六四悼念,同香港民主運動對立,其實唔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