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生會公投通過退出學聯,繼港大、理大及浸大後,成為第四個退出學聯的院校學生會。《壹錘定音》收到消息,在已經退聯的四所院校中,有學生正商議「另起爐灶」,建立新的跨院校組織或平台,但不會再沿用學聯的模式。
超過一名學界中人向《壹錘》記者透露,據悉港大學生會正與一至兩所已退聯院校的學生商議,成立一個跨院校嘅組織平台,詳情尚未有共識,但相信暫時不包括與學聯較友好的城大學生會。該人士又稱,據悉也有城大退出學聯關注組的學生擬發起跨院校組織,但並非與港大學生會合作。
港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李峰琦接受記者查詢時,未有承認或否認傳聞,僅表示未有詳情公布。城大退聯關注組成員鄧同學則向記者表示,退聯關注組一定不會成立新組織,因為關注組集中在單一議題,他們的成員或義工不會再以關注組名義成立新組織,但不排除有成員會以其他名義發起新的行動或組織。鄧同學亦表示,自己也聽聞有其他院校的退聯關注組成員正計劃成立新組織,但會汲取學聯的教訓,作出針對性改善,不過自己不是參與者,不太清楚細節。
對於城大退聯公投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壹錘》主持李慧玲認為始料不及的並非退聯的結果,而是在於票數:「今年2月港大第一個成功退聯,都不過係贏200幾票,即係話短短三個月,世界又行遠咗好多,學聯不單追唔番以前走咗嘅同學仔,仲愈來愈落後!」
慧玲批評,自從港大成功退聯後,學聯聲稱會反省及改革,但事實證明沒有成效。她又質疑學聯在眾多院校學生會退出後,打算減少參與社會事務及專心做好組織是大錯特錯:「學聯失民心係因為做嘅嘢得唔到同學支持,要得番民心,就係要做啲嘢令同學會支持番你,就好似雨傘運動咁。依家人哋打你,你就話要縮番喺個洞穴度搞組織,究竟知唔知同學想要乜嘢?」她強調對學聯愛之深、責之切,期望學聯痛定思痛,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