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何文田味芳茶餐廳恢復派發待用餐予基層市民,其實台灣派待用餐非常流行,香港在這方面遠遠不及。《壹錘定音》呼籲各大小食肆加入派發待用餐的行列,其中在雨傘運動中給了黃絲帶市民不少優惠的辛安東元祖奶奶雞,已決定響應呼籲,計劃在午市推出待用餐,東主表示會再與拍檔商討如何實行,詳情有待落實。
《壹錘》記者翻查資料,其實這種待用文化最初起源於意大利的「待用咖啡」,有些人買咖啡時會預先買多一杯,讓無法負擔的人士都可免費享用咖啡。這種模式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待用餐、待用麵包等,讓大家都可以分享自己所擁有的,幫助有需要人士。台灣現在甚至有流浪動物待用餐及零食,讓流浪動物接受治療和被收養前不用餓着肚子。待用文化發展至今,已不只局限於待用餐,更有待用菜、待用米、待用麵包等。
至於香港,除了公眾熟悉的深水埗明哥外,其實都有不少餐廳推出待用餐,像基隆茶餐廳的老闆娘,每月不收費印100張飯劵,由義工派給有需要街坊;又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在茶餐廳正門派150個齋菜飯盒。另外,「平等分享」行動發起人曾志浩發起的facebook page「區區有飯開」,都有三十多間餐廳參與派發待用餐。他向記者表示,鼓勵更多食肆加入要靠民間努力,自發去做。
《壹錘定音》主持李慧玲認為,從味芳茶餐廳的例子,可以看到待用餐在香港有明顯需求:「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政府做得唔夠,民間自發幫手,好值得鼓勵。有能力嘅食店老闆,認真考慮下加入!」《壹錘》現呼籲各位食肆東主,如有意加入派發待用餐行列,需要協助宣傳或諮詢意見,可以聯絡我們。
WhatsApp:9132 3813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