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近年越來越多厭惡性設施進駐,有環團指現時后海灣一帶的生態關鍵繫於白泥一帶的濕地,若保育防線再後退,或令雀鳥的數目大幅下跌。不過政府早前為拉攏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而同意擴闊稔灣路,或令白泥受進一步威脅。
環團指補償措施欠成效
長春社高級事務經理李少文指,過去政府為濕地做的補償措施成效不大。他認為當局應採謹慎原則,若不清楚補償措施效用就不應作破壞性發展。李指生態能否維持視乎承載力,若附近環境生態承載力未用盡,雀鳥就尚有生存空間。
棲息於淡水塘的小鷿鷉是香港留鳥,主要居於濕地及魚塘,估計在整個新界西北濕地區有逾200隻。李指雖然今次堆填區擴建破壞部份水塘,幸好北面仍有白泥一帶的濕地供水鳥棲息,「要保住白泥唔好俾劉皇發去搞囉」。
劉皇發多次作出對白泥生態不利的舉動,他於2007及2010年申請在下白泥發展高爾夫球場或豪宅,雖兩遭城規會否決,但政府為換取他對擴建堆填區的支持,同意研究擴闊接駁下白泥的稔灣路,不但可能波及具生態價值的泥灘,亦令環團憂慮劉的計劃會捲土重來。
■記者林偉聰